海运航道 苏伊士运河( 二 )


海运航道 苏伊士运河

文章插图
1859年运河公司以极低的工资雇用了成千上万埃及民工,强迫他们在苏伊士地峡热带沙漠地带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工地饮水十分缺乏,大批民工渴死 。公司提供的一伙食粗劣量少,一份饭甚至不够一个小孩充饥,多数民工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 。卫生条件十分恶劣,支气管炎、肝炎、肺病、赤痢等疾病极为普遍,特别是瘟疫流行,夺去了大批民工生命 。1863年,伤寒席捲工地,许多民工猝然死去 。1865年,工地爆发霍乱,大批民工死亡,以至连送病人去急救站的人都找不到,也无人去处置工地上死去的民工的尸体 。为修建苏伊士运河,埃及12万民工为之献身,平均每千米就死亡738.5人 。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10000千米以上 。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线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 。1980年12月苏伊士运河完成第一期扩建工程后,运河全长195千米、宽365米、深16.16米、複线68千米,可以通航空载15万吨、满载37万吨的油轮,是世界上沟通海洋的重要运河之一 。使用和平时期运河于1870年开始使用 。最初,双向通行时必须有一船进入通行湾停靠,但是1947年后採用了护航体制 。起初通行时间平均40小时,到了1949年已减少到13小时,但1942年后运输量增加,至1967年又升到15小时,有护航也还是如此,这反映了当时油船的运输量增加了 。护航队每天都出发,两队向南,一队向北 。南行的护航队在塞得港、拜拉赫(Al-Ballah)、提姆萨赫湖和卡布里特(Al-Kabrit)停靠,北行这些地方都有旁道,护航队可在这里继续前进毋须停留 。随着总的运输量减少和运河相应地扩大,自从1975年以来,通行时间大约为14小时 。自1945年创纪录地运输了984000名乘客后,由于来自飞机的竞争,客运已减少到微不足道的数字 。飞机还运带小量的高价值货物 。运河运输量进一步减少还源于澳大利亚的贸易从欧洲转移到日本和东亚 。不过,石油的运转,从俄罗斯、南欧和阿尔及利亚的炼油厂主要运往印度的运输任务还在继续;乾货的运输包括穀物、矿石和金属也有所增加 。战争时期战争期间国际使用运河的史实有下列几起:
海运航道 苏伊士运河

文章插图
苏伊士运河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不準西班牙战舰通过;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不準俄罗斯海军舰队通过;1935-1936年义大利入侵衣索比亚期间也準许其船只通过 。原则上说,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河向所有交战国开放,但是同盟国军事上的优势使德国及其盟友不能有效地使用运河 。1949年以色列及其阿拉伯国家停战后,埃及不準以色列使用运河,也不準所有与以色列有贸易往来的船只通过 。两次关闭运河的第一次发生在1956~1957年的苏伊士危机期间,在以色列攻击了埃及军队,法国和英国军队占领部分运河地区之后 。第二次关闭是1967年6月以阿战争后,在战争期间和战后,运河成为埃及和以色列许多战斗的战场,有好几年变成了这两国敌对军队的前线 。随着1975年6月运河的重新开放和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的签署和平条约,所有船只(包括在以色列注册的)又重新得以进入这条水道 。埃及方面苏伊士运河,在埃及本国经济发展上具有极大的价值 。据统计,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通过运河 。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在世界上适于海运的人工运河中,其使用国家之众,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名列前茅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 。过往船只通行费,多年来一直与侨汇、旅游、石油一道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 。当前运河每天为埃及政府收进200万美元的外汇 。船过运河按吨位缴纳通行费,还要交付引水费和航标等费用 。1993年运河收入达19亿美元,1994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 。1981年10月1日起,苏伊士运河正式启用电子控制系统,从而标誌着运河管理进入了现代新时期,它不仅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还使运河的通过能力增加近一倍 。当前每天通过运河船只可达100艘以上 。为了适应国际航运日益发展的需要和赚取更多的外汇,苏伊士运河第二期扩建计画的第一阶段工程已于1994年开工,这期工程把运河的河面由265米拓宽到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使25万吨级油轮得以顺利通过 。这一工程得耗资10亿美元,费用的75%由埃及承担,25%由日本、比利时承担 。可以预料,运河第二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将会对国际航运和埃及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便于运河两岸的交通以及向西奈半岛供水,埃及政府于1980年建成了长5912米的艾哈迈德·哈姆迪隧道,它是连线亚非两洲的一条重要纽带 。隧道底部敷设了输水管道,每天把3.4万立方米的尼罗河水输往乾旱缺水的西奈半岛,灌溉1.4万公顷土地,隧道内公路宽7.5米,每小时可通过2000辆汽车 。经济效益这条运河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 。沙乌地阿拉伯吉达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11771英里,而经苏伊士运河的距离仅1698英里,节约86%的距离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最低部位贯通苏伊士地峡,连线地中海和红海 。沿途利用大、小苦湖等原已乾涸的湖沼和洼地作为航道 。从塞得港至陶菲克港长161千米,连同伸入地中海、红海河段总长173千米 。河面宽160-200米,河底宽60-100米,可通行吃水11.6米、满载6.5万吨或空载15万吨的海轮 。通过时间平均为15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