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县誌

长乐县誌【长乐县誌】《长乐县誌》是在民国6年[1917]出版的图书,责任者孟昭涵 。
基本介绍书名:长乐县誌
作者:孟昭涵 李驹 主纂
类别:地方志
定价:380元(绝版书,此是孔夫子上价钱)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年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民国6年版出版信息责任者孟昭涵出版者出版时间民国6年[1917]版本铅印本分类号文种chi总册数12册描述卷14、20、29均分上、下2子卷,卷19艺文,卷20艺文录索取号地310.2741校点重印版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侯坤元修、温训纂的《长乐县誌》(简称《温志》),经嘉应学院原副教授丁思深几经校勘、标点和审定,近日正式重印出版发行 。这是五华县方誌办继民国《五华县誌》校点整理出版后的又一部旧志出版 。该校点本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本影印的《长乐县誌》刻本为主要底本,参考了浙江图书馆藏本影印的清康熙二年(1663)孙荫光修的《长乐县誌》刻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本影印的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孙蕙修的《长乐县誌》刻本(以上两志在《温志》中称《旧志》)和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古籍图书部出版的《乾隆嘉应州志》 。校点本对原志中出现的个别语意不明晰、表达欠準确的词句,斟酌参考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本影印的民国三十七年(1948)由吉竹楼纂《五华县誌》铅印本中的相关观点并吸收 。五华(旧称“长乐”)修志始于明代,至今先后历经九次编修,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志书早已佚失,存数不全 。现存的新中国成立前编修的县誌仍有四部,分别是康熙二年《长乐县誌》、康熙二十六年《长乐县誌》、道光《长乐县誌》和民国《五华县誌》 。近年来,五华县地方志办公室在圆满完成第一、二轮新方誌修编工作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启动了旧志校点整理工作,并于2012年始专门聘请嘉应学院原副教授丁思深等一批古文功底深厚、热心方誌工作的退休老同志对旧志进行校点 。受志书校点人才难寻的制约,全省开展旧志校点的县份少之又少,五华为开展旧志整理起到示範作用 。道光《长乐县誌》原志分“舆图、沿革、职官、选举、舆地、山川、建置、经政、前事、艺文、古蹟、宦绩、人物”共十八卷,为繁体字竖排版 。此次校点重版,在保持旧版本原貌的基础上对字句进行校勘、标点,改用简化字横排版印行,分“舆图、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舆地略山川略、建置略、经政略、前事略艺文略、古蹟略、宦绩传人物传(上)、人物传(下)”,字数约22万字 。重排本阅读起来,简明快捷,更具可读性 。与道光前的旧志不同的是,道光《长乐县誌》增加了“图、表、略、传”四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舆图”用地图来图示,“职官”用表格来表示,“宦绩”“人物”两类以“传记”形式来表述,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突破 。其中出现的“採访册”,是当时的编纂人员通过现场实际採访新增的内容,更体现其价值所在 。在“人物传”卷中,分“名流、烈女、耆寿、流寓、方伎、仙释类”,其中之“烈女”类内容占了一大半,内容所记皆年少孀居寡守、抚孤成人的事迹,读来让人心酸肝痛,感叹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