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丽椋鸟西非亚种【蓝耳丽椋鸟西非亚种】蓝耳丽椋鸟西非亚种是蓝耳丽椋鸟的亚种之一 。体长为21~22厘米,体重61~112克 。属中型鸟类,体形大小适中 。成鸟前额,后颈,翕,背部和尾上覆羽蓝绿色,蓝色覆羽两侧有黑斑 。眼先黑色,眼睛下方有一块明亮的蓝色和整个脸颊形成明显的对比 。颏,喉,胸和覆羽带有蓝紫色色调,有金属光泽闪耀,和大腿、腹部及翅膀的底面形成差别 。翅膀蓝绿色,初级覆羽呈蓝色 。翼角紫青铜色,装饰顶部边缘 。小黑斑溅满大飞羽和次级飞羽 。尾羽多偏蓝 。虹膜黄色或橙色,腿和嘴是黑色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蓝耳丽椋鸟西非亚种
拉丁学名:Lamprotornis chalybaeus nordmanni
别称:西非蓝耳丽椋鸟
门:脊索动物门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蓝耳丽椋鸟西非亚种
文章插图
蓝耳丽椋鸟西非亚种【中文别名】西非蓝耳丽椋鸟【拉丁学名】Lamprotornis chalybaeus nordmanni 【命名者及时间】 E. J. O. Hartert & Neumann, 1914【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椋鸟科、丽椋鸟属、蓝耳丽椋鸟物种两性相同 。嘴形几直而尖,嘴缘平滑或仅上嘴先端具缺刻;嘴须或存或缺如 。鼻孔裸露或为垂羽所盖 。翅长适中,初级飞羽10枚,第1枚特短而小;尾羽短,呈平尾状,尾羽12枚 。脚长而强健,前缘具盾状鳞 。雌雄形态相似;幼鸟体羽具纵纹 。生活习性蓝耳丽椋鸟的栖息地是开放的林地和多刺高灌丛地区,常见于热带地区,主要是开阔的林地 。在无花果成熟的季节大量涌现,它们主要是在地面上寻找食物,主食为植物果实和浆果,亦兼食昆虫,抓蚱蜢,甲虫 。营巢于树洞中、土崖壁洞中或裂缝洞中 。将巢建在离地面3至13米以上的树洞内,使用天然树洞和或旧巢,巢用草、树叶和羽毛等内衬 。每巢产3~5枚卵,卵的颜色从紫琥珀棕色到各种蓝绿色,平均大小27至19毫米,重量约6克 。由雌鸟单独孵化13或14天 。幼鸟留巢期为23天,小鸟最初的食物是昆虫,水果和浆果 。分布範围分布于安哥拉南部和纳米比亚北部,东至尚比亚南部,波札那中部和北部,辛巴威,南非东北部和莫三比克南部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