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传染源【流感病毒传染源】流感病毒也称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A)、乙(B)、丙(C)三型 。
基本介绍中文名:流感病毒
外文名:Influenzavirus
生物学性状基本形态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徵为形态上的多型性,如:丝状、桿状,但大多数为球形或椭圆形 。病毒大小为:丝状病毒长度400~600nm,球状病毒直径80~120nm 。结构流感病毒为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电镜下观察病毒体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核衣壳、包膜及刺突 。核心由核酸与核蛋白组成 。流感病毒RNA分节段,甲、乙型由8个节段,丙型由7个片段构成 。各片段的长度在890~2341bp之间 。核酸分节段的特点使病毒在複製时易发生基因重组,使其编码的蛋白抗原结构改变,导致新的病毒株出现 。这是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 。核蛋白(nucleoprotein,NP)核蛋白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衣壳,它与3种RNA多聚酶複合体(PB1、PB2、PA)一起与RNA片段相互作用形成核糖核蛋白(RNP)即为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排列 。核蛋白抗原结构稳定,很少变异 。基质蛋白(M蛋白)基质蛋白位于包膜与核心之间,具有保护病毒核心和维持病毒外形的作用 。包膜与刺突包膜是包裹在基质蛋白之外的一层磷脂双分子层,这层膜来源于宿主的细胞膜,成熟的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身上之后脱离细胞,去感染下一个目标 。内层为基质蛋白M1,其抗原结构稳定,具有型特异性,在增加病毒包膜的韧性与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包膜外层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M2为镶嵌于包膜中的膜蛋白,形成膜通道,利于脱壳及HA1与HA2的产生 。包膜中除了磷脂分子之外,还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这两类蛋白突出病毒体外,长度约为10~40nm,被称作刺突 。血凝素(HA)呈柱状,能与人、鸟、猪、豚鼠等动物红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引起凝血,故而被称作血凝素 。血凝素蛋白水解后分为轻链和重链两部分,后者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受体相结合,前者则可以协助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相互融合 。血凝素在病毒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血凝素具有免疫原性,抗血凝素抗体可以中和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NA)是一个呈蘑菇状的四聚体糖蛋白,具有水解唾液酸的活性,当成熟的流感病毒经出芽的方式脱离宿主细胞之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会经由唾液酸与宿主细胞膜保持联繫,需要由神经氨酸酶将唾液酸水解,切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最后联繫 。因此神经氨酸酶也成为流感治疗药物的一个作用靶点,针对此酶设计的奥司他韦是最着名的抗流感药物之一 。一般一个流感病毒表面会分布有500个血凝素刺突和100个神经氨酸酶刺突 。在甲型流感病毒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会发生变化,这是区分病毒毒株亚型的依据 。结构抗原流感病毒主要包括两种抗原:(1)核心抗原位于病毒的核心,即核蛋白,为可溶性抗原,根据核心抗原不同,把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该抗原稳定,很少发生变异 。(2)表面抗原位于病毒表面,即血凝素(HA)与神经氨酸酶(NA),根据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将甲型流感病毒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的两个表面糖蛋白HA和NA的胺基酸的变化较乙型流感病毒要大得多 。目前已发现HA有15种(H1~H15)、NA有9种(N1~N9)抗原,所构成的亚型均可以从禽类中分离到 。丙型流感病毒只有一个多功能的糖蛋白 。变异的物质基础是HA和NA,两者可单独变异或同时变异,但HA变异较NA快 。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基因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人与禽流感病毒不易在相互宿主间直接传播,因人流感病毒HA与禽流感病毒HA分别主要识别并结合其末端不同的唾液酸受体 。1997年和1998—1999年分别于我国香港和广东省发生的H5N1暴发流行和H9N2病例,儘管H5N1和H9N2传播给人类的方式没有确定,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可以人传人,但进一步证实了禽流感病毒在人流感流行以及流感病毒流行株起源中起着重要作用 。流感病毒变异有两种形式: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和抗原转换(antigenicshift) 。抗原转换常引起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 。如甲型流感病毒自1934年被分离出来,迄今已发生过数次重大变异如下表所示 。1977年H1N1重新出现时,感染者均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此次H1N1的出现没有完全取代H3N2,而是与其共同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情况流行年代抗原结构亚型名称代表株1947H1N1亚甲型A/FM/1/471957—1968H2N2亚洲甲型A/Singapore/1/57流行年代抗原结构亚型名称代表株1968—1977H3N2香港甲型A/HongKong/1/681977—H3N2H1N1香港甲型与新甲型A/USSR/90/77毒性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抗原性变异 。并可在禽、人、猪、马和海洋哺乳动物中暴发流行,出现轻度呼吸疾病到严重败血症等 。已有报告表明甲型流感病毒在猪、人类以及野生和家养禽鸟类中出现过种间传播和重组 。乙型流感只自然感染人类,丙型流感主要感染人类、猪 。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流感病毒可在鸡胚及培养细胞中增殖 。初次分离接种羊膜腔阳性率高,传代后可接种于尿囊腔 。细胞培养一般用人胚肾或猴肾细胞 。流感病毒在鸡胚和组织细胞中增殖均不引起明显的病变,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或红细胞吸附试验以及免疫学方法可证实病毒的存在 。抵抗力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 。不耐乾燥,不耐热,病毒在加热至56℃30min或煮沸后数分钟即可被灭活,0~4℃能存活数周,室温下很快丧失传染性,?70℃以下或冻乾可长期保存 。流感病毒是有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 。福马林、氧化剂、烯酸、乙醚、去氧胆酸钠、羟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铵离子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对日光、紫外线等敏感 。一般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明显效果,以上理化特性对人防护流感病毒提供了依据 。鉴定及检测方法当前,流感在世界各地仍频频爆发,由于其传播途径较多 。我们若能对一些敏感场所(如医院、车站、商场)空气中和各种环境水体(如河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致病病毒高效快速的检测与监控,会对病原体的隔绝、阻断其传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时,富集和检测空气及水环境中的致病病毒,对于传染性疾病监控、流行病学研究、病原体分离鉴定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病原学检测鸡胚分离培养是检测流感病毒的一种经典、準确、敏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可以作为金标準,特异性和敏感度均可以达到100% 。免疫学检测病毒中和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萤光技术检测方法、胶体金免疫标记法等 。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基于PCR的各种病毒检测方法迅速发展 。它们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高效快捷的特点,可用于检测多种不同的病毒,已经成为病毒检测的通用方法 。其广泛用于检测和监控河水、海水等环境水样中及娱乐与生活用水的病毒,有望成为检测水环境中微生物病原体最快,敏感性最高的方法 。另外,核酸探针检测技术、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基因晶片法等可以用来检测流感病毒 。环境与污染源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其次为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 。一般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约5~7d 。另外,研究表明排毒量和排毒时间与病情轻重呈正比例关係 。隐性感染者见于有部分免疫的人群中,隐性感染者虽无临床症状,但仍能短期排毒 。学龄儿童是流感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并且其容易将病毒从学校带回家中,造成流感的蔓延和扩散,因此认为感染流感病毒的学龄儿童是使流感流行範围扩大的重要传染源 。动物流感与人类流感关係密切 。多数学者认为,猪感染的流感病毒实际上是在人类流感病毒流行时传染的 。最近研究表明,野生的水栖鸟类可能是A型流感的最佳贮存宿主,在一定条件下,鸟群中的病毒通过猪作中间宿主又可传给人类,这可以用来解释1957年消失的旧H1N1为何在1977年重现 。
- 特洛伊病毒Win32.SillyDl.EKH
- 乙型流感病毒
-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
- 漂流会传染hpv病毒吗
- 2021国庆节会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吗
- 流感疫苗
- 一种巨型病毒 潘多拉
- 家庭消毒hpv病毒方法 家庭消毒hpv病毒有什么方法
- 熊猫烧香病毒变种spoclsv.exe
- 蠕虫病毒是什么 关于计算机蠕虫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