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知觉


模式知觉

文章插图
模式知觉【模式知觉】模式知觉是指婴儿在知觉一个图形时,不仅知觉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能将这些部分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人脸图案) 。这种知觉能力是通过“视觉偏爱程式”(范茨设计的研究)揭示的 。研究表明新生儿具有先天的模式知觉 。
基本介绍中文名:模式知觉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视觉偏爱实验视觉偏爱法是由着名心理学家范茨创立的一种研究婴儿知觉的方法技术 。他运用此方法的目的在于考察婴儿能否在视觉上区分两种刺激 。即是否具有视觉分辨能力 。在研究时,婴儿平卧于小床上,并可以注视出现在小床上方的两种刺激 。两刺激呈现时其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儿童的视线无法同时聚焦于两个刺激,只有稍稍偏动头部,某个刺激才能完整地投入视线中 。研究者在实验时,可以从这个特製装置的上方向下观察婴儿眼中的刺激物映象 。一旦发觉婴儿注视某侧的刺激即按动相应一侧的按钮记录婴儿注视该刺激的时间 。本方法的假设在于,如果儿童能够在某个刺激物上注视了更长的时间,说明他对该刺激有所“偏爱”,也就表明他区分了这两种刺激 。视觉偏爱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视觉刺激分辨研究中,例如,人们已运用图案与非图案,有色彩与黑白刺激,二维与三维刺激,新异与熟悉刺激,母亲的脸图与陌生人脸图等研究了婴儿的视觉辩别力,大大丰富了儿童视觉发展的研究 。该方法的使用仅仅要求婴儿能具备把头部偏向一边的能力和视线聚焦于一点的能力即可 。因此,它对婴儿的反应能力要求最低,可以广泛使用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不少局限,如无法知道儿童作出分辨的依据是什幺;难以区分儿童的偏爱究竟是对刺激的偏爱还是对方位的偏爱;难以说明无偏爱反应究竟是的确无偏爱反应还是儿童对两刺激均不感兴趣而未表现出偏爱来 。另外,该方法只能运用于视觉研究,无法运用到其他感觉通道(如听觉)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所以说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 。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 。婴儿感知觉活动不是被动的,其突出特徵在于它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感觉的发展1.视觉技能的发展视觉技能:视觉集中、视觉追蹤运动、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视觉敏锐度 。2.听觉技能的发展听觉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等 。知觉的发展婴儿知觉的发展:各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複合刺激的分析和综合 。它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解释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这是指婴儿将从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的知觉的能力,它是多种感觉形式协同活动而产生的知觉 。它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 。2.模式知觉模式知觉是指婴儿在知觉一个图形时,不仅知觉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能将这些部分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人脸图案) 。3.深度知觉吉布森运用“视觉悬崖装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约从六个多月开始,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两个月的婴儿也对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如心率变化) 。这说明婴儿的深度知觉不太可能是后天经验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