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红茶


河红茶

文章插图
河红茶【河红茶】河红茶是中国传统名茶,由中国茶农创製于明代 。作为产自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的红茶 。河红茶自问世后,即赢得世人青睐,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订购,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不畏关山辽远千里迢迢奔至河口贩运 。河红茶成了国内最着名的红茶和“第一次问世(出口)之华茶”,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为“茶中皇后” 。
基本介绍中文名:河红茶
别称:河口红茶
适宜人群:老人
产地: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
原产地:天柱山佛寨村
简介河红茶全称:河口红茶 。得名:河红茶原产地在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而得名 。
河红茶

文章插图
河红茶
河红茶

文章插图
汤色橙黄清澈透亮
河红茶

文章插图
顶级河红茶贡玉高枞单牙产地环境河红茶原产地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天柱山佛寨村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武夷山脉绵亘于县境南缘赣闽交界,全境地貌特徵是“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铅山属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平均气温为8.7~17.9℃;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733~2000毫米;日照适度,岩壑之间土质微酸肥沃,自古以来盛产茶叶 。河红茶原产地天柱山佛寨村,海拔範围1200~1500米,佛寨之名意为神仙居住之地,山峦叠翠,逶迤而北,云雾迷濛,山峰流畅 。河红茶园即垦殖于此 。
河红茶

文章插图
天柱茶园
河红茶

文章插图
天柱茶山
河红茶

文章插图
常年云雾缭绕的神仙之地历史《铅山·食货书》载:铅山‘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茶木 。……宋即有周山茶,有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皆以佐建安而上贡 。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 。据明万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着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世界的饮料之王 。而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使者是河红茶 。河口历史上的商业繁荣,与河红茶的兴旺分不开 。制茶业是铅山的传统产业,北宋,铅山的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等就是贡品 。明代清吏笪继良任铅知县,进一步推广种茶业,“铅邑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木(茶树) 。”(明《铅书》)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并推出了一批名茶行销市场,其中河红茶最为走俏 。河红茶成了国内最着名声的红茶和“第一次问世(出口)之华茶”(见《上饶地区志》),“河红繁盛之时,商家买办,每年数百万金”(明《铅山乡土志》) 。河口成中国红茶贸中心和制河红茶的技术中心,当时的河口镇从事红茶加工的就有三万之众 。清人程鸿益在《河口竹枝词》中描写道:“狮江妇女趁新茶,鬓影衣香笑语哗 。齐问庄客分小票,春葱纤剔冻雷芽 。”河口镇的九弄十三街上,茶栈茶铺栉比林立,“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蒋士铨《河口》),江边10个码头,茶箱茶篓堆积如山,装船的罗侠(搬运工)挥汗如雨,忙个不停 。河红茶曾经的辉煌,就是程着卿所说的使命感 。只是到了近代,河红茶才每况逾下 。解放后,为重振铅山茶叶产业,铅山县于1956年在县城西辟茶园建立国营河口茶场 。这是我省最早的国营茶场,开闢茶园3700余亩,生产河红茶3000多担,并且重新恢复了对日本、新加坡、欧美、香港等地的茶叶出口 。1958年原场长金尔镇光荣地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千人群英会,还捧回了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国务院奖状 。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河红茶又下坡了 。上饶市铅山县境内的武夷山腹地处处都有野生茶 。过去,这一带居民家家户户采野生茶叶、制上品河红茶“正山小种”,一些茶商还直接在当地开茶厂制“正山小种”,村民因茶而丰衣足食 。近三、四十年来,由于河红茶停产,漫山遍野的茶叶无人採摘 。而篁村、西坑、桐木关一带等河红茶原产地被列为国家公益林区禁止伐木,当地居增收入减少 。当铅山本地人创办的茶厂开始生产时,当地山民每天採茶青可收入100—400元,清明穀雨时节的20多天里,当地居民一家数人採茶少则收入数千元,多则收入一万多元 。现状国人好绿茶,洋人嗜红茶 。而河红茶过去四百多年一直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之“茶中皇后” 。西人“能品一盏,竟不问价 。”其爱河红茶,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河红茶曾是中国打响世界的一张名片 。可近四十年来,它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近几年来,一些文化人为这一文化名茶奔走吶喊,河红茶终于得以保护——上饶市铅山县文化部门正在为河红茶製作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铅山人们正在致力于恢复河红茶的生产,让河红茶重新叫响世界 。浓烈的河红茶情河红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 。红茶鼻祖——上品河红茶‘正山小种’是英国王室传统茶饮 。‘正山小种’原产地就在铅山 。明清两代,铅山河红茶製作师傅遍布全国红茶产区 。必须抓紧时间收集整理,让河红茶的製作技艺传承下去,让河红茶的魅力持久而浓烈!2008年7月,原铅山县第一任文化馆馆长、89岁的藤振坤在铅山县“四朵金花”(河红茶、胆水炼铜、连史纸、畲族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上深情地呼吁 。藤老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製作河红茶的名师,在他心中,河红茶的魅力持久而浓烈 。河红茶了不得 。自唐迄清,中国有三张打响世界的名片——唐之丝绸、宋之瓷器、明清之茶叶 。而河红茶乃是明清茶名片上最最耀眼的金斑银线,赣闽皖浙等地的红茶如果不经河口加工和集散,就没有市场 。让河红茶重新叫响世界铅山当地人的理想,就是要让河红茶重新叫响世界 。2009年3月,租赁河红茶原产地铅山县天柱山佛寨老茶园4000余亩,多为建国后天柱山垦殖场开闢,茶树品种多为当地的“菜茶”,自1974年荒芜,是深山里一片洁净的“荒野茶” 。2009年复垦后,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化肥 。2010年铅山县“河红茶”製作技艺已经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十二五”规划的2011年初,“河红茶”的製作技艺已作省重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仅单纯大力生产红茶鼻祖河红茶叶,更加致力于将河红文化传播给大众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在佛寨高际岭征地30余亩,建设河红茶制茶基地 。至2011年12月,完成厂房建筑3000平方米 。2009年至今,基地经历了3个茶叶生产周期,从採摘、加工直至包装、出售,4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精加工出贡玉系列、龙鳞凤羽系列、天字系列、如字系列、竹字系列5个系列15款河红茶产品 。15款茶,款款风味独具,包装各异 。各款河红茶曾多次参加北京、深圳、成都举办的国际性展示,展销博览会倍受青睐,许多慕名而至的消费者通过鑒评、品茶,皆言赞不虚,纷纷订货、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