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号改装1914年4月27日,“木星”号搭载一队美国陆战队官兵抵达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并在当地执勤直到10月10日 。之后“木星”号奉命回到费城,并成为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后,第一艘由太平洋端开向大西洋端的船只 。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木星”号成为美国大西洋舰队辅助舰战队的一员,巡弋于大西洋与墨西哥湾之间 。1917年4月,“木星”号改隶于海军火炮试验基地(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并曾在1917年6月与1918年9月搭载部队前往法国 。休战后,该舰前往欧洲海域担任供煤的任务,以服务运送部队返美的海军舰只 。由于该船当时仍承担为众多战舰运送煤和燃料的任务,到最后,时任美国海军部长还在违抗改装命令 。
文章插图
兰利号航空母舰1919年7月11日,“木星”号被最终确定改装航空母舰,完成任务后,于1919年12月12日航抵维吉尼亚州的汉普顿锚地,并于1920年3月24日除役 。1919年底(1920年3月/1920年4月11日),“木星”号的改装在诺福克海军造船厂开始进行,参与英国海军“百眼巨人”号航母设计和“鹰”号航母改装计画 的英国舰船专家坦利·古道尔为美国海军带来了大量英国海军航母的设计图纸和资料,并起到了重要作用 。“木星”号改装的第一项工作是将上甲板夷为平地,从船艏到船尾安装了一个平整的木製平台作为全通式飞行甲板,其他改装包括拆除上层建筑和装卸吊桿,重新布置舱室 。服役历程1922年3月20日,“木星”号改装完毕重新服役,后又略作修改,1922年10月17日开始海试 。美国为了荣耀物理与天文学家、航空先驱,同时也是莱特兄弟的竞争者的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博士,将其重新命名为“兰利”号,编号CV-1(CV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代号),由肯尼斯·怀汀(Kenneth Whiting)中校任首任舰长 。兰利号服役后最初主要用作飞行任务与训练,正式入编后主要用来为战列舰进行空中掩护和进行海上侦察 。兰利号的首任司令官是斯塔福德·多伊尔上校,他本人是舰炮製胜论者,因此也没有参加改装工作和服役仪式,这也反映出当时美国海军航空兵未受重视的尴尬境地,也促使美国海军通过法案,即航母上的指挥官必须是飞行员出身 。1922年开始,兰利号在服役三年的时间里,进行了阻拦设备、弹射器和舰载飞机起降试验,使美国海军航空兵熟悉航母的操作使用 。1926年,兰利号上熟练的航空人员使飞机起飞间隔从原先的几分钟减少至15秒,降落间隔减少到30秒(英国同期为5分钟),这使兰利号成为了实用战舰 。1936年,兰利号被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编号AV-3 。太平洋战争期间,1942年2月27日,兰利号在向爪哇岛执行运送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技术特点设计特点AC-3“木星”号运煤船是一个理想的小型航母的改装平台,它美国建造的两艘煤船之一,是美国海军第一艘採用汽轮机-电动机动力装置的大型船只,其姊妹船在1918年的一次事故中沉没,由于舰队大多数战列舰已经烧油或计画改成烧油,因此“木星”号成了一个累赘 。“木星”号全长有150米,壳体还非常新,动力装置集中在艉部,中部具有较大的货舱和足够的甲板间高度,可为飞机和修理车间提供宽大的飞机库房,只需拆掉较少的上层建筑,并且人员编制也较少,能解决兵员短缺的窘况,唯一缺点就是速度太慢,只有15节,与期望的30节航速相差太大 。舰型结构舰型兰利号航空母舰同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百眼巨人”号航母一样,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 。最初完工时,有点象日本的“凤翔”号 。舰体最上方是全通式飞行甲板,甲板为长165米、宽19.5米的长方形,距水面高17米,有5个伸缩缝,以抵消舰体运动对飞行甲板的影响,飞行甲板由13个单柱绗架支撑着,中部装有一部飞机升降机 。航母舰桥/驾驶台则位于飞行甲板的右舷前部下方,进行飞行作业时,放下舰首旗桿,而竖起舰尾旗桿 。舰上设有两个摺叠式伸缩桅桿用于远望,在飞行作业时可以放低到同飞行甲板一样平 。为消除浓烟对飞行作业的影响,舰体左舷侧装有一个可收放的铰链式烟囱,在飞行作业时可以放倒,烟囱口可弯向海面,排除的浓烟经海水喷淋处理,后来又加装了一根 。
- 螺蛳粉的由来 螺蛳粉的由来是什么
- 兰世立
- 中川城际铁路
- 新疆霍城县辖乡 兰乾乡
- after怎么读 after如何读
- 蓝的拼音 蓝有什么读音
- 花胶是海鲜吗 花胶是不是海鲜
- 箩筐的拼音 箩筐的拼音及解释
- 素炒小白菜怎么做好吃 素炒小白菜的做法
- 糖醋鱼块的做法步骤 糖醋鱼块做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