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 二 )


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

文章插图
兰亭八柱之冯承素双钩摹本相关作品兰亭修禊:典故渊源
兰亭修禊:冯承素摹兰亭序
兰亭修禊:赵孟頫兰亭修褉图卷
兰亭修禊: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兰亭修禊:唐寅兰亭修禊图卷
兰亭修禊:钱贡兰亭诗序图卷
兰亭修禊:沈时兰亭修褉图卷
兰亭修禊:许光祚兰亭图并书序卷
兰亭修禊:樊沂宴饮流觞图卷
兰亭修禊:佚名兰亭修褉图卷
兰亭修禊:傅抱石绘兰亭修禊图
传奇典故长期以来,学界盛行的说法是:《兰亭集序》被对之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大唐贞观盛世,文韬武略的李世民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墨宝,他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广为搜罗王羲之作品 。每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余兴来时摹揣度之,体会其笔法兴意,领略其天然韵味之后,便珍藏身旁,唯恐失却 。不仅如此,他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使得学王之风在贞观年间大为盛行 。据载李世民曾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至太宗晚年,喜好王羲之更甚 。虽然所藏墨宝甚丰,但始终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本 。一国君主,却不能得到前朝稀世之珍品,太宗每一念此,便闷闷不乐 。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集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一路传下,至第7代孙智永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对祖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决心将祖传书法再现风华 。他练习书法极为刻苦,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做练字,誓言“书不成,不下此楼” 。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运笔挥毫,经三十年之功,智永的书法名气也越来越大,《真书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书作,历代评价颇高 。智永年百乃终,逝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 。辨才和尚也对书法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遂将它珍藏在卧室樑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当李世民闻言《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处,兴奋不已,多次遣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 。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 。萧翼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与辨才和尚相谈甚欢 。待两人关係密切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 。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传世之宝 。” 萧翼不动声色地问是什幺帖子,辨才犹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 。萧翼故言不信,说此帖早已轶失,怎幺可能在你这里呢 。辨才见其甚疑,一时起兴,就从屋樑洞内取出兰亭真迹予萧翼赏鑒 。萧翼仔细察看了一番,果为真迹 。只见他脸色一变,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太宗 “诏书” 。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 。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李世民高兴得不得了 。而辨才因受此事的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奉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 。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临本传世 。作者简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着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 。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讚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