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隋代无名氏诗作)【隋代无名氏诗作 送别诗】《送别诗》是隋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杨柳垂地,杨花飘飞的春景,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后两句写春已尽而人未归,表现了主人公盼望远行人归来的焦灼心理 。全诗通俗易懂,情深意切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送别诗
创作年代:隋代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无名氏
作品出处:《东虚记》
作品原文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1 。柳条折尽花飞尽2,借问行人归不归3?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杨花:又名柳絮,指晚春时杨柳所结籽上的白色绒毛 。漫漫:众多的样子 。搅天飞:漫天乱飞乱舞 。2.柳条折尽:古代在分离时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原因有二:一是柳谐音“留”,表示留恋难捨的情意;二是因为柳生命力特强,赠柳给行人,有祝愿行人能像柳那样很快适应新环境的意思 。3.行人:出行在外的人 。白话译文杨柳青青低垂落地,杨花漫漫搅天乱飞 。柳条折完花飞尽了,你在外面回不回呢?创作背景据崔琼《东虚记》说:“此诗作于大业(605-618)末年 。实指炀帝巡游无度,缙绅瘁况已甚,下逮闭阎,而佞人、曲士,播弄威福,欺君上以取荣贵 。上二句尽之 。又谓民财穷窘,至是方有《五子之歌》之忧,而望其返国也 。”此说未必确实 。即使曾有过此类情事,也应该是此诗流播于前,其后始被缙绅们穿凿附会地引用,以寄託他们对飘摇欲坠的杨广政权的眷恋而已 。若就诗论诗,这无疑是一首女怀男之诗 。它叙一位女子对其心上人的别后思念 。诗的题目“送别”,恐也是后人所加,它和崔琼《东虚记》所说本事,都不足凭信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出一派春天景象:垂柳曳地,杨花漫天 。诗人用比兴手法,借垂柳喻自己,指杨花为对方 。诗中竭力渲染抒情女主人公怀念和怨恚之深切 。首句写青青的柳条低垂于地,俨似埋头沉思的妇女,其意象是何等柔顺,次句写濛濛的杨花飘飞于天,俨似久游不归的丈夫,其意象是何等轻狂 。此二句,当是追溯春天的情况 。末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 。折柳的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 。飞花的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 。末句直扣题旨,问夫归否,说明她已忧思满怀,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涌而出 。其气度韵昧,自不寻常 。这首诗的格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要求 。其兴象,也跟唐人的作品接近 。比照王昌龄所作《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可见这两首诗在兴象方面确有近似之处 。所不同的只是:隋诗衰飒,很有点“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味道 。诗中既没有盛唐诗人那般昂扬的气象,也缺少唐代女子那股大胆追求的热情 。名家点评清·沈德潜:竟似盛唐人手笔 。(《古诗源·卷十四》)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吕来好: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故送别盼归诗多以杨柳起兴 。该诗三句带柳,末句见意,清丽中有浑厚之气 。另据说,该诗系讽隋炀帝南游不归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常熟理工学院教授张浩逊:这首诗题为“送别”,其实是写闺妇盼望行人归来的焦灼心理 。当初送他出门,正是“杨柳青青着地垂”的早春,如今已到了“杨花漫漫搅天飞”的暮春,却还不见他的蹤影 。最后一句,表面看是写她对行人的不满和怨怪,其实正透露出她内心深处对行人的惦念和关切 。诗借柳的变化表现时间的转换,手法自然高妙 。(《古小诗精华》)
- 宋代朱槔诗作 穀雨
- 左河水的诗作 穀雨
- 北宋李觏诗作 送僧游庐山
- 张志和诗作 渔父
- 南北朝王褒诗作 燕歌行
- 西晋陆机诗作 燕歌行
- 三国魏曹叡诗作 燕歌行
- 谢灵运诗作 燕歌行
- 埃德加·爱伦·坡着诗作 乌鸦
- 论诗是谁写的 论诗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