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通论


王学通论

文章插图
王学通论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一般指本词条
【王学通论】《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一书是杨国荣周志的博士论文 。在进行论文答辨时,几位前辈专家曾给以肯定的评价,给他许多鼓励 。部分内容在有关杂誌发表后,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本书从考察王学的二重性入手,对它的内在结构及其在后学中的历史展开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王学融虫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及其肯定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之统一这一极为重要的理论特质 。
基本介绍书名:王学通论
作者:杨国荣 
ISBN:9787561734179
出版社: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版权资讯书 名: 王学通论作 者:杨国荣出版社: 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3ISBN: 9787561734179开本: 32定价: 24.80 元内容简介这本着作有一些显着的特点:一、从考察王学的二重性入手,对它的内在结构及其在后学中的历史展开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王学融虫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及其肯定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之统一这一极为重要的理论特质 。二、由对王学体系的内在矛盾的揭露,进而说明王门后学的分化,着重考察了志(意)知之辨的演进,李贽把王学引向异端,黄宗羲完成对王学的自我否定,并在“历史的余响”的标题下讨论了王学中国哲学近代化中的双重作用等 。第一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考察,比较好贯彻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因此许多论断显得很有说服力 。三、作者比较充分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参考了前人和时贤,包括海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加以评析、折衷、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本书既具有较广的理论视野,又能在许多环节上作深入的微观考察,是一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理论着作 。作者简介杨国荣,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 。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1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曾任华东师範大学哲学系主任(1998-2000) 。现为华东师範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比较哲学杂誌Dao:AJournalofComparativePhilosophy编委 。着有学术着作10余部(其中7部同时在海外出版);主要包括:《王学通论》(上海,1990,台北,1997)、《胡适与中西文化》(合着,成都,1990)、《孟子新论》(台北,1993)、《善的历程》(上海,1994)、《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台北,1995,北京,1996)、《心学之思》(北京,1997,台北2000)、《理性与价值》(上海,1998)、《存在的澄明》(瀋阳,1998)、《面向存在之思》(台北,1998)、《科学的形上之维》(上海,1999)、《史与思》(杭州,1999)、《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其中《王学通论》被译为韩文于1994年在汉城出版 。另有论文一百余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学术刊物 。图书目录序引论第一章王学的兴起第一节王学形成的历史前提第二节理学的演变与王学的产生第二章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第一节心(良知)的内在结构及其逻辑展开第二节致良知:先天良知与致知过程之辨第三章致良知说的分化第一节从先天本体到现成良知第二节先天本体的超验化与归寂以致知第三节本体与工夫第四章志(意)知之辨的演进第一节“造命却由我”与“意为心之主宰”——泰州学派的唯意志论倾向第二节志道与顺乎无内外之则第三节“意蕴于心”与“知藏于意”——刘宗周论意知第五章从良知说到童心说第一节童心说:天理的剔除与个体性原则的突出第二节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第三节性情不可以一律求第六章王学的终结第一节从以心为体到心为气之灵处第二节工夫与本体关係的再思考第三节从心体的历史展开到学脉的历史展开第四节个体与整体之辨:启蒙思想的前奏第七章历史的余响:王学与中国近代哲学第一节从心物一体到“体用不二”第二节个性与直觉:良知说的二重影响第三节王学与中国近代的唯意志论思潮第四节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的余波附录(一)心物之辨与天人之际附录(二)致良知说再阐释后记新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