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嘉应学院生物系,创建于1983年5月,2002年开办全日制本科教育,是学校规模较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理科学院之一 。现设有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系和园林系;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园林三个本科专业和生物技术及套用、园林花卉技术、生物教育三个专科专业;有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科学)1个,申硕支撑学科(生物学)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1个,校级优秀实验室(生物科学)1个,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生物工程)1个 。
基本介绍中文名: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7人
副教授:13人
博士:5人
嘉应学院生科院概况本院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5人,硕士19人,在读博士、硕士各2人 。同时还聘请了胡玉佳、郭勇等一批国内着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全日制在校生800多人 。办系二十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输送2000多名毕业生,有的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取得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有的成为优秀教学工作者、中学骨干教师、教育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中学校长;有的成为政坛的佼佼者;有的成为企业家;譬如: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何泉华、梅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蔡雪嫦、丰顺县北斗镇党委书记张良生、大埔县湖寮镇党委书记张长生、蕉岭县教育局副局长兼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罗惠浩、梅州市东山中学副校长骨干教师林铭绪等 。升本以来,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和教改课题6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子项目)2项、省级项目12项,市(厅)级项目9项,资助经费总计近20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在核心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48篇,出版着作和教材13部,有两人次获得省级奖励,15人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授予发明专利2项,申报受理专利3项 。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已初见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院现有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优秀课程、18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一门双语课程,必修课程全部为合格课程 。近年来,我院61人次获得学校学术学生学术基金立项,有18人次获得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奖励 。首届本科毕业生中有8人考取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範大学等国内着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升本以来,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现有2个专业实验室,15个实验分室,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设备500多台,资产总值近500万元,实验教学用房面值2725m2,完成实验室开放项目62项,有校内实训基地1个,校外教育实习基地101个(共享),非师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12个(已签约) 。现有教学条件能满足实验实习教学需要 。(统计至2009年5月)历史沿革创办初期 :生物系创办于1983年5月16日 。由温献环老师任系行政负责人,陈学明老师协助筹备开办工作 。同年8月调入卓明兰老师任实验员,9月调入宋绅廉老师任系党支部书记 。温、宋两位老师即组成首任系党政领导班子 。当年9月中旬招入生物教育专业首届专科学生 31人,建制为83(6)班,学制三年 。从1984年春起,陆续调入钟冠生等几位专业教师,按教学计画开出了《动物学》、《人体解剖及生理学》等专业课程;同时,创建了“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至85年底,有固定资产约2万元 。83、84、85级仅招生物教育专业,学制三年,均为“单班”年级 。1985年9月,由三年级学生李友文(班团支书,毕业后留校)担任系政治辅导员,从此,有了专门的系学生管理机构 。当时,学习条件较为艰苦,但学风淳朴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师资的需求,1986年、1987年生物系与化学系合併为化生系,生物科学与化学科学教育并重培养複合型师资,学制仍为三年 。办有化生专业複合班,化工工程班及水质化验,硅酸盐水泥质量检测进修班 。由温献环老师任系党支部书记,宋绅廉老师任系主任,吴裕招老师任实验室主任;学生管理实行班主任“单轨”管理制(不设政治辅导员) 。这两年,课室、实验室搬进新盖的“化生楼”(现已拆除,并在原址上盖“田家炳师範学院”大楼),实验室扩展为生物类、化学类分室计12个,固定资产约30万元 。师资队伍达到32人,因“文革”影响,一直未恢複评定高校教师职称 。合校时期 :1988年秋,原嘉应师专与原嘉应大学合併,统称嘉应大学 。此时,生物系与化学系分开,生物系办生物教育专业外,加办“果蔬师资班”,生物教育专业从87年起加招一个全日制进修班,学制均为两年 。89年起“果蔬师资班”改为“果林专业”,93年起改为“套用生物技术专业”,各专业从90年起恢复三年学制至2002年升本为止 。生物系在这14年间,领导班子更迭4任(见附一),学生管理从90年起实行政治辅导员加班主任双轨制;教职工人数从12人增至19人,92年起有了高级职称的教师,95年起有了高学历的教师,至02年升本前为止,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7人;学生人数从88年的107人到02年增至453人(见附四);办公、教学和实验室从90年秋起搬离“化生楼”,办公室和教室搬至曾宪梓教学大楼,实验室搬至田家炳科学馆,建有“植物学实验室”等七个实验室,有固定资产约80万元;从98年起有了“教研室”的建制,设有“生物教育教研室”和“套用生物技术教研室” 。升格本科后 :学校于2000年升格为本科,更名为嘉应学院,当年设立生物工程(专科)专业 。生物繫于2002年9月开始本科教育,当年招入本科生126人,专科生140人,在读学生一举突破500人,到05年6月学生人数达到695人 。02年师範“生物科学专业”只招本科,非师範“生物工程”方向依託“生物科学”既招本科,也招专科,“套用生物技术专业”只招专科 。04年起正式创办“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加办“生物医药贸易方向”(专科);04年起“生物工程专业”分为食品科学和製药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本科);“套用生物技术专业”规範为“园林花卉技术专业”(专科);停招“生物工程(专科)专业”,改为“生物技术及套用(专科)专业”,培养方向为食品及製药工程方向(见附二) 。06年创办“园林”本科专业 。专业设定1、 生物科学专业(师範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教师,并为今后成为中等学校生物学及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干课程: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生物教材教法实行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动、植物野外实习 。中学教育实习是其基本兼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2、生物教育专业(师範专科)培养目标:培养21世纪国中及国小教育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国中生物学及相关相科和国小自然等学科教师 。主干课程:生物学、教育学、中学生物教学法等实行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动、植物野外实习 。中学教育实习等教学方法 。3、 生物工程专业(食品、製药方向)(非师範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现代食品的生产,现代生物製药的生产、加工、分析与检验的套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生物学、食品工程与技术、生物製药工程与技术实行多媒体教学;理论为先导,注重实践环节,培养一线动手能力是其教学特色 。4、 生物技术及套用专业(食品及製药工程方向)(非师範专科):学制三年培养目标:培养食品及製药的套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生物学、食品工程与技术、生物製药工程与技术实行多媒体教学;培养一线动手能力是其教学特色 。5、园林专业(非师範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园林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园林製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 。5、 园林花卉技术专业(非师範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园林设计与管理能力的套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与植物保护、园林工程、组织培养技术实行多媒体教学;培养一线动手能力是其教学特色 。实验中心生物系实验室下设生物科学实验室和生物工程实验室 承担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套用物技术等三个专业的全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每学年开出近400多个实验项目;为多项省、市及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服务,承担开放实验和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任务 。生物系实验室具有完整、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 。生物科学实验室是在1995年被广东省高教厅评为合格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于2004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实验室 。生物系实验室的工作精神为“团结、勤奋、创新、高效” 。
- 侯宁宁
- 汉堡美术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
-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教育学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 陈荣
-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
- 湖北师範学院普通全日制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赞
- 美国红石社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