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泛黄的老明信片竟然能讲述一个国家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之最的英语明信片

——
信息载体由古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 , 从古代的烽火传军情、信号旗、飞鸽传书 , 到现代的BB机、彩信、QQ、微信 , 各种载体多不胜数 ,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 , 旧的信息传递方式也逐渐被淘汰 。
然而在这些过气载体中 , 却只有存在了140多年的明信片 , 依然深受群众的青睐 。
1865年10月 , 有位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精致的画 , 想寄给朋友当做结婚纪念品 , 但由于不像普通信纸可以对折 , 在邮局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信封 , 邮局职员建议他直接在画片背后写上收件人地址、姓名 。
幸运的是 , 这封史上首张明信片果真顺利寄到了收件人手里 。此事一出 , 就有人提议为了方便写信 , 可以考虑发行明信片 , 结果政府意见不统一 , 发行失败 。
直至1969年 , 奥地利一位博士建议开发明信片 , 并列为印刷品邮件以降低邮费价格 , 政府接受了建议 , 于是同年10月1日 , 奥地利正式成为明信片最早推行的国家 。
明信片使用简便 , 邮资又便宜 , 还能在信中附上精致图画 , 向对方表达心意 , 所以发行后就极受人们欢迎 , 奥地利仅3个月就投寄了300多万张 , 其他国家见势也都纷纷效仿发行 , 当中最后悔的莫过于德国 , 拱手让了个第一给别人 。
明信片用法繁多 , 有些人会画圣诞树庆贺对方圣诞快乐;有些人会在情人节画爱心写情话送给心上人 , 有些是为了纪念战争胜利或某些事件;也有些是出去旅游 , 画下山川美景送给家乡的亲人报平安 。
它也让观者窥见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细节、人文风情、市井万象 。
国外的旧时社会不像现在平等 , 在上世纪20年代 , 有一些明信片就记录了社会上发生的黑历史 。
他们为了抑制当时的女性主权 , 将女性归为家庭、社会的附属品 , 压制女性的自由和权利 , 提升男性地位 。
女人应该呆的地方就是“家”
而中国明信片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其实早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 , 就已经有人将这个外来词汇解释为汉语的“明信片” , 创译者叫李圭 , 他是一位精通英语的中国人 , 23岁担任宁波海关副税务司秘书 , 并极力倡导中国近代邮政发展 。
中国邮政第一人李圭
他在拟写的《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中提到:邮政局有印就厚纸片 , 其信资图记也印于片上 , 由局出售 , 以便商民凡寄无关紧要之信 , 可就片面写姓名住址 , 片背写信 , 不用封套 , 价更便宜 。各国信馆皆有此片 , 谓之明信片 。”
中国的明信片一词就来源于此 。而真正发行明信片是在1927年 , 是为了纪念交通银行20周年而制作的 。
交通银行发行的20周年明信片
当明信片在国外刚发行火热得不行的时候 , 中国却没什么人用 , 普通百姓没有条件邮寄明信片 , 达官贵人也少有寄明信片的习惯 , 除了外交和留学生等会使用外 , 其他使用者微乎其微 。
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 许多具有摄影技术并拥有照相器材的外国摄影者在中国各地游荡 , 他们在本国报刊杂志大量刊发有关中国的图片 , 明信片使用率才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