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气灵光兼有之:缪钺致钱鸿瑛论学函札百封 嘉树学长80条历史之最( 二 )


据此前业已公开刊发的书信及 《缪钺先生编年事辑》可知 , 四川省杜甫研究会曾于1984年4月在成都举办 “杜甫夔州诗学术讨论会” , 缪钺写信邀请钱鸿瑛参会 , 原本将成为两人第一次晤面的重要机缘 。不料因临时抱恙 , 钱鸿瑛未能赴会 , 两人的首次晤谈也迟至1986年4月才得以实现 。而在新见书札中 , 缪钺书及此中周折曲致更为生动 , 平添了几分从前慢与相见难的况味 。“接到你4月20日的长函 , 反覆阅读 , 心中感动 , 凄然欲涕……会期之前 , 我一直盼望你来到成都 , 可以晤谈论学 。23日晨 , 我到草堂 , 向学会秘书处索阅到会者名单 , 没有你与万先生 (按:万云骏) , 我想 , 可能是迟误于途中 , 希望第二天能见到你 。24日上午 , 大会发言将毕 , 听说万先生已经到了 , 我急忙到他住房中去看 , 同来者数人 , 独不见你 。我问万先生:‘钱鸿瑛同志是否一路同来?’他说: ‘钱同志本拟同来 , 船票已买得 , 临时生病 , 只得退票 。’然后 , 他将你送我的书交付 。我感到怅悒凄凉 , 半晌无语 。万先生又说:‘你如果有东西带给钱同志 , 可付我转交 。’第二天 , 我就将为你写的横幅交给万先生……从你的来信中 , 知道你为实现成都之行尽了极大的努力 。退船票后 , 仍设法买得车票 , 想扶病来蓉 , 到车站后 , 终因体力不支 , 只得再退票 。你的坚毅之力 , 肫挚之情 , 使我十分感佩 。”(1984年4月27日函)直到两年后 , 钱鸿瑛再次受到杜甫年会的邀请方才有机会去到川大参会并拜访缪钺 , 两人并就下一阶段的科研计划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晤谈 。
钱鸿瑛1982年3月调入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后 , 4月即拟定撰写 《周邦彦研究》的规划 , 此后断断续续生病 , 导致该书的写作过程相当艰辛 。不过 , 每完成一章书稿撰写 , 她都会誊写过录一遍 , 再将清抄稿寄给缪钺审读 。缪钺时以八旬高龄在川大从事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 , 却仍抽出空闲时间为之校改 , 并提出详细的批注意见 。除为《周邦彦研究》一书撰写序文外 , 缪钺还为该书出版事宜积极筹谋奔走 , 前辈学人的风义笃厚尽见于书信往复文字之中 。1984年12月 , 广东人民出版社表示愿承印 《周邦彦研究》一书 , 缪钺 “闻之甚悦” 。1986年3月 , 缪钺为该书所撰序言初稿完成 , 7月又寄赠封面题签 。然而 , 1987年5月 , 广东人民出版社表示书稿将延期出版 , 缪钺获悉此事后颇感不平 , 并在书札中代拟应对出版社的回覆之语 。此后 , 为 《周邦彦研究》书稿出版一事钱鸿瑛曾多方接洽 , 先后联系过如香港商务印刷馆、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等 , 但收效甚微 , 书稿出版一事仍有搁置之虞 。缪钺始终挂念此事 , 在1987年10月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推荐此书 , 又在一个多月后致信该社古编室负责同志追问落实情况 。虽因出版社出版计划延宕及事业单位转型等原因再度受挫 , 缪钺仍多番宽慰钱不必焦虑 , 并表示将 “再为探询愿承印的出版社”(1987年12月20日函) 。1989年 , 缪钺《冰茧庵序跋辑存》正式出版 , 收录 《周邦彦研究序言》一文 , 有意为该书“预作宣传” , 并以此为契机亲自致函岳麓书社推介付印此书 。直到1990年1月 , 缪钺仍在为推动 《周》书的出版不懈努力 , 建议借由已刊发的 《周邦彦研究序言》“即将刊行问世”等语再向相关出版社进行质询 。1990年6月 , 在出版方面屡屡碰壁的书稿兜兜转转终于通过广东人民出版社顺利出版 , 缪钺亦为之欣悦:“此书刊行 , 你在词学研究上之功力与才华将为世人所共赏 , 而对周邦彦有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1990年3月25日函)也由于 《周》书出版经历的诸多波折 , 此后钱鸿瑛曾欲撰著 《秦观词赏析》 , 但考虑到出版事艰而有所踌躇 , 缪钺即在数通函信中表示成稿后将代为征询中州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的熟识编辑 , 劝勉其安心写作 , 打消其后顾之忧 , 令其始终铭感肺腑 。缪钺还曾为钱撰 《试论宋词在文学史上之地位》等论文发表事多次致函多家期刊编辑 , 并关心钱在文学所的职称晋升问题等 , 其急公好义、成人之美的崇高品性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