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强军:神策军为何从善战精锐变成不堪一击?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是一首起源于唐代西部边陲的民歌,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诗句中的“哥舒”是指唐代名将哥舒翰 。
本文不谈哥舒翰的英勇善战,只说他所创建的神策军 。《唐会要》(卷78)记载:“天宝十三载七月十七日,哥舒翰以前年收黄河九曲,请分其地置洮阳郡,内置军焉,以成如璆为太守,充神策军使 。”神策军之名即起于此,起初只是唐王朝为防遏吐蕃而设置的戍边军队 。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千余人由军将卫伯玉率领入援,参加了乾元二年(759年)攻围安庆绪的相州之战 。唐军溃败,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退守陕州 。这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卫伯玉所统之军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伯玉为兵马使 。伯玉入朝,此军归陕州节度使郭英乂;英乂入朝,神策军遂属鱼朝恩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随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 。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史称“泾原之变”),唐德宗出奔,流亡到奉天(今陕西乾县) 。在这场平乱战役中,神策军表现得极其英勇,孤军奋战,剪灭朱泚,收复京城,迎接唐德宗回朝,使唐王朝转危为安 。在泾原乱兵占据京城、唐德宗出奔流亡期间,文臣武将逃亡、投敌者甚多,侍从宦官却无一人叛变,忠心耿耿,随驾扈从 。唐德宗由此深信,只有神策军最为可靠,宦官最为可信 。于是,决定把神策军交由宦官执掌 。
神策军因护卫有功,得到唐德宗的特别器重,待遇十分优厚 。鉴于神策军举足轻重,此后君王无不另眼相看,赋予诸多特权 。从生活待遇看,神策军的给养三倍于其他军队,还有一些额外收入;每遇大赦或新皇帝登基,首先要犒劳神策军 。从政治待遇看,神策军将吏有优先迁转升任的权力,甚至可以破格提拔 。《资治通鉴》(卷246)记载:“(唐文宗)开成以来,神策将吏迁官,多不闻奏,直牒中书令覆奏施行,迁改殆无虚日 。”《旧唐书书高瑀传》反映:“自大历以来,节制之除拜,多出禁军中尉 。”这表明,禁军中尉(神策军主帅)可以决定节度使(潘镇大员)的任用;神策军将校若能贿赂中尉,就可以获得显赫高位 。
由于神策军地位高待遇好,那些权贵富豪子弟便纷纷加入其中,有的为了获得军籍,甚至不惜重金行贿,于是一大批纨绔子弟充斥于神策军 。与此同时,神策军也逐渐滑入蜕化变质的轨道 。主帅中尉恃宠骄横,培植私党,擅权枉法;将校专横跋扈,侵害百姓,藐视官府,甚至放肆到辱骂朝廷命官、撕毁官府文书的地步;士兵纪律涣散,吃喝玩乐,不搞训练 。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出镇征战,京城驻军久无战事,多习“角抵、杂戏”,陪同皇帝游乐,或淘池造楼,营建宫阙 。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大军攻破洛阳,直逼京城长安 。危难之际,唐僖宗召见大将张承范,命他率领神策军迎击 。当张承范征选弓箭手的时候,却令他大失所望,因为他发现神策军已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 。《资治通鉴》(卷254)如此描述:当时神策军军士几乎是清一色的长安富家子弟,他们都是通过贿赂宦官取得军籍的,享受优厚待遇,一个个衣着华丽,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神气十足,却从未经受过战阵考验;听说要开赴潼关作战,他们吓得抱头大哭,泪流满面 。为了逃逸征战,他们又以重金雇佣别人来冒名顶替 。这些冒名顶替的无非是贫困户或老弱病残,压根儿就没摸过兵器,实在不堪一击 。于是,潼关很快被黄巢部队攻克,京城长安随即失陷,唐僖宗只好仓皇出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