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关于龙舟竞渡,春秋时吴越一带就有了 。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闻一多先生则认为是古代越人祭祀龙神的节日 。另外端午与夏至关係密切 。端阳即阳气之端,正是夏至的本义 。以后两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一个端午节了 。七夕七夕为农曆七月初七 。《西京杂记》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 。”故最迟秦汉时即有节日雏形 。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 。”“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主瓜果 。”(《太平御览》之《风土记》、《日纬书》)故此日人们祈求二星保佑农作物丰收 。南北朝时期,七夕又发展为妇女乞巧求智的节日 。这天傍晚,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妇女们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如何判断是否得巧?捉蜘蛛放于盒内,次日清晨观察,蛛丝越密得巧越多 。对月穿针也是一法 。针为特製的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将线飞速穿过者为得巧 。如唐朝诗人祖咏《七夕》:对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试看 。还有一法,投针于水盆中,针浮水面,投影于盆底,“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帝京景物略》)同时家家户户要做“乞巧果子”,以油、面、糖、蜜做成,炉烤或油炸,面做为面巧,糯米做为粉巧 。有条件的人家还要搭“乞巧棚” 。此外,传说七夕晾晒衣物图书可以防虫蛀 。《世说新语》曾载,郝隆七夕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传说是日地府洞开,鬼魂四出,民间有谚曰“七月半,鬼乱窜” 。有祀者回家受子孙祭拜,无祀者,大家请佛道做法事,勿使其流浪为害 。可以说中元节为古代中国的亡灵节 。中元节起源于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为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 。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祖先与自己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祀祖尤为有意义 。中元节就是在上古秋祭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上古社会,人们最初只有春秋的概念,一年分春秋两季 。由于农业科技水平低下,人们常寄希望于神灵,逐渐形成了春祁秋报的习惯 。虽然后来有春夏秋冬四祭,但是最重要的仍是春秋祭祀 。起初祭日并不固定,后来逐渐固定于七月十五前后 。因为该日是下半年第一个望日,一般也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之夜,值此秋气新来阴气渐盛的日子,祭祀亡灵是极佳的选择 。南北朝时期佛教日盛,“目连救母”的故事广为流传,最后演变为盂兰盆会 。道教亦有“三官三元”之说,将五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为上中下三元,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成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节 。结果中元节成了僧、道、俗三家的共同节日 。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在传统曆法中,将每一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月,汉历(农曆)八月十五,恰值秋季之半,故得名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中秋就是源自古代的祭月 。月圆人团圆,表达了中国人在那轮圆月中寄託的无数美好愿望 。中秋节兴起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中国城乡民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徵 。月饼最初是家庭自己製作的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製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製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託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中国汉族传统节日 。在汉历(农曆)九月九日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当今公曆1989年,中国政府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準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寒衣节农曆十月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它不仅是收穫祭礼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月,同时也是冬寒乍起的时节 。十月,在前人看来是一个既喜且忧的月份 。人们在十月节一面聚餐会饮,欢庆丰年;一面祭祀祖灵,祁请先人的佑护,为度过寒冬作精神準备 。后世的十月节俗活动或隐或现地传袭了人们这种特有的时间感受 。十月节的时间点在十月朔,即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秦岁首、寒衣节 。这些具有不同内容的民俗节日,其节俗的基础源于人们的时季意识,收穫祭与立冬节气是这些节日的原型与节俗依据 。在汉魏之前,天文物候直接作为时间变化的标誌,人们将日月会于东方天际的时间,所谓“日月会于龙”,作为祭祀的时间节点,这一时间大致在夏曆十月初一,从北半球的自然气候上看,正是“水始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 。在这一天文物候循环周期的终结与开始的神秘之时,人们自然要向天神献祭,“国于是乎蒸(无草头)尝,家于是乎尝祀”(《国语.楚语下》) 。作为时气点的立冬,以太阳到达黄经315°为準,时间在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在古代只能通过天象观测与物候变化来确定,时间在十月初,与日月合辰于尾宿的时间大体一致,史称“立冬,十月之朔气也” 。今年的立冬节气正好在农曆十月初一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古代社会十分重视自然节气的转换,无论春夏秋冬,立冬作为四季循环的重点节气标誌,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 。在天文知识被少数人垄断的王宫时代,立冬迎气是一个显示天子威权的盛大典礼 。作为王家国事活动的时间政令--《月令》,对立冬典礼作了专门叙述:本月立冬,在立冬的前三天,负责天象观测记录的官员太史要特地向天子稟报:“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于是,天子斋戒三日 。到了立冬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等朝廷命官到王城北郊,迎接冬气 。迎会冬气后,天子要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属进行表彰与抚恤,以此顺应肃杀的时气 。这种在冬季到来时的抚慰死者的举动,应该说是有它深层的考虑,表彰死者、抚恤生者不仅是顺应时气的需要,其真正意义在于它在冬季闭藏阶段既请死者佑护生灵,同时又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饿寇的掠夺和侵袭 。古代的四时之祭中的冬蒸之祭就在立冬时节举行 。十月穀物进仓,标誌着农业生产周期的结束,亦即年节的到来,人们以大量牺牲祭祀公共社神及城门里闾之神,以猎获的禽兽祭祀先祖与日月星辰以祈求丰年,辛勤一年的农民也获得饮酒与休息的机会 。寒气伴冬节而来,“是月也,天子始裘”,民间也生火加衣以御寒气,“十月朝,十家小户穿棉袄” 。对于异乡的游子、远戍的征人,寒衣的寄送更是牵动千万人的心弦,孟姜女的传说故事是最典型的例子 。如民间小曲:十月里芙蓉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 。北方民间以此将十月初一定为追悼亡人的寒衣节 。宋时,寒衣节即和清明、中元节并列为悼亡节 。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送冥衣改为送冥币,寒衣节的节俗特色逐渐淡化了 。冬至现代人看来,冬至只是一个节气,但是在古代,冬至不但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此日昼短夜长到了极点,以后白昼便逐渐延长,故有"冬至一阳生"、气始于冬至"的说法.汉代以前,每逢冬至要停止一切工作,认为此日阳气初升,但非常微弱,要儘量减少消耗.另外,阳气上升,春天将至,还要庆贺.从魏晋以来,冬至日或次日皇帝都要接受百官朝贺.明正统己巳(土木之变)一度废止,清代又恢复.冬至日官方要祭天,因为此日阴气极盛,但却是阳气回升之时,所以祭天.民间则要祭祖.另外,还有吃馄饨的习俗.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从冬至日开始数九,要过九九八十一日方能寒尽春来,故古人设计了九九消寒图.常见的是文字消寒图.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风为繁体,下同)、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等,每字九笔,日描一笔,描毕正好八十一日.还有梅花消寒图,一支梅花八十一瓣,描完后也就出九了.腊八节腊八节,又称腊祭日,是中国先民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斗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 。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汉代改“蜡”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坊神、虎豹神、水庸神、昆虫神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从汉代到南北朝逐步固定在腊月初八为腊祭日 。以后每到腊八这一天,为了祭祀腊神,民间往往要準备一顿别具风味的粥 。这种粥是用五穀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红糖,做成八色香粥,称之为“腊八粥” 。粥煮成之后,先要盛上几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盘上、牛马羊猪圈的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迎吉祥之意 。后来佛教传入,汉传佛教说: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修道六年,过着绝欲苦行的生活 。一天他饥饿疲惫到了极点,昏倒在地 。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 。后终于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 。佛教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 。这一天就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 。于是,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 。随着佛教的兴起,于是佛教的成道节和腊祭日合在了一起,并逐步掩盖了腊祭日的本来节日含义 。祭灶日依照我国中国汉族的传统风俗,汉(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 。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 。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罢!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 。佛龛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昔日北京,每逢到阴曆腊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盐店、杂货铺、南纸店、百货摊都以代卖“灶王爷” 。这种要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来自华北的“版画之乡”天津杨柳青 。那和蔼、肃穆、善静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盛装端坐,给人们以庄重的感觉 。每年一度,人们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不能说“买”)来代替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熏火燎了陈旧不堪的旧灶王像 。这似乎是在向人们预告,除夕马上就要来到了 。给灶王爷、灶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须用鸡鸭鱼肉、乾鲜果品之类,更不须用牛羊三牲,只须一些“糖瓜“(用麦芽糖製做的像鸡蛋大小的瓜状糖块)就可以了 。稍考究一点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他老人家就会更心满意足 。灶王爷骑的神马,还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云“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上天”,这天人们称它为“祭灶日” 。在北京,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长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门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咀唇上 。即使灶王爷不馋,人们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边,看业灶王爷贤伉俪都是喜欢吃甜食的 。至更尽时分,家家院内立桿,悬挂天灯,燃放鞭炮,举家男子罗拜,祝以抑恶扬善之词,送灶王爷上天,去向玉帝启秦人间一年之善恶,而妇女不能参拜,只于内室扫除炉灶,燃灯默拜 。汉(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故有“二十三,祭灶官”之语,和“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去,初一五更来”的对联 。这天或提前,家家户户都婆.到街头买回用玉米或小米专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献祭灶,意为糊灶王爷嘴,免得上天瞎汇报 。同时燃鞭放炮送灶神 。祭灶用罢的祭灶糖,一般都与炒玉茭搅在一起握成糰子,分发给家里的小孩或大人吃 。按传统观念,祭灶日为新年的前奏 。延续流传口诀是:二十一,送闺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灰刺(即打扫卫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赶集(也有叫小圪挤,即碾上碾米麵的);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馍);二十九,打壶酒;三十,墙上贴上胖孩 ; 初一,撅的屁股作揖 。贮财中国汉族节日习俗 。流行于四川各地 。民间在除夕之夜,家中一切物件皆视为“财”都宜“贮”之,以保来年财源滚滚,吉利昌盛 。抢银水中国汉族节日习俗 。流行于川东一带、川西一带 。每年正月初一这天,人们争相早起担井水,称为抢银水 。民间认为:谁最早担回水,谁这一年就会最兴旺发达 。满缸清银水,象徵财源涌进 。有的地方还用抢回的银水烧茶,献于堂屋的神龛之下,祈求神灵保佑发财 。烧头香中国汉族节日习俗 。流行于四川部分地区 。旧时春节期间,人们习惯于到寺庙上香 。大年初一,许多人竟相赶早,争着到届里上第一柱香,认为这样可带来好运 。雨水节中国汉族节日习俗 。流行于川西一带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製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保儘快怀孕生子 。该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棒棒节大年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彭州市“棒棒节”庙会赶会的日子 。不过,从清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被当地人视为盛事的“棒棒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棒棒节几乎成了鲜花节 。大年初五上午,村民们背着背篓从四面八方的山路赶来,很多彭州市市民也骑着摩托坐着车来了,关口镇热闹非凡,大街小巷水泄不通,到处是拥挤的人群 。庙会上,卖扁担的、卖小吃的、卖百货的样样都有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最多的是卖花草摊位的,而不是卖扁担的 。庙会上,各种花草争奇斗豔,其中卖得最火的要数彭州市有名的兰花和茶花 。红梅花、海棠花争相吐蕊,在大街上我们随处可见村民们的背篼里大多背着一株枇杷树或是一株海棠花;一位大爷刚刚买到一株绝好的兰花,脸上笑逐颜开;几个城里人骑着摩托赶庙会归来,车后捆着几株兰草 。游喜神方“游喜神方”活动是成都的一种古老的民俗,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喜神方,即喜神所在的地方 。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成都市民都要携家结友,出南门,访武侯,游喜神方,拜忠义,祈吉祥 。从1998年恢复“游喜神方”活动以来,武侯祠博物馆连续举办了四届,2002年迎来第五届 。2002-2-12日上午10点半将举行蛇年喜神关羽与马年喜神张飞的交接仪式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游喜神方”活动规模大、时间长,更加注重民俗性和参与性,还与成都的各演出团体合作,联合推出了系列演出,祭祀表演、三国折子戏等在遍插仿古牙旗和刘、关、张及诸葛亮帅旗的馆内热闹登场 。“游喜神方”活动昨晚(大年三十)11点半就已在武侯祠博物馆拉开帷幕 。晚上9点人们就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武侯祠 。现场古装打扮给人们赐福的“财神”、“喜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约有上千人参加了这一喜庆活动 。
-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 物流行业
- 畅什么意思 畅的组词
- dio是什么梗 dio是什么意思
- 公积金装修贷款怎么申请 公积金装修贷款怎么办理
- 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解释
- 君子远庖厨是什么意思 君子远庖厨的含义
- 网速和路由器有关系吗 网速和路由器影响大吗
- 财位放什么催财最好 家里财位放什么催财好
- 关于梅花的句子 关于梅花的句子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