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捷运燕房线


北京捷运燕房线

文章插图
北京捷运燕房线【北京捷运燕房线】燕房线一般指本词条
北京捷运燕房线(Beijing Subway Yanfang line),于2017年12月30日开通主线工程(阎村东站-燕山站),标誌色是橙红色,为中国首条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捷运线路 。
北京捷运燕房线起于阎村东站,连线房山良乡、燕山地区和房山城关,途径于房山区,止于燕山站,大致呈东西走向 。
截至2017年12月,北京捷运燕房线全长14.4千米,全为高架段;设9座车站,全为高架站,採用B型车4节编组 。
2018年1月底,北京捷运燕房线开通试运营满一个月,共运输40万人次 。
基本介绍中文名:北京捷运燕房线
外文名:Beijing Subway Yanfang line
标誌色:橙红色
开通时间:2017年12月30日
运行时间:05:05-22:55
轨道类型:捷运系统
起止站点:阎村东站,燕山站
线路长度:20.5千米(其中支线6.1千米)
车站数量:9座
车辆编组:4B
最高时速:80千米
运营机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历程2010年10月27日,北京捷运燕房线线路规划方案获得了市规划委的批覆;12月4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北京捷运燕房线环评公示 。环保部因线路规划未取得发改委批覆、跨越南水北调乾渠被取得主管部门意见,退迴环评报告书 。
北京捷运燕房线

文章插图
北京捷运燕房线2013年3月26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再次发布环评公示 。2014年4月16日,北京捷运燕房线正式开工 。2015年7月16日,燕山站和阎村东站主体结构封顶 。2016年5月,北京捷运燕房线全线的拆迁工作完成;7月13日,北京捷运燕房线与北京捷运房山线贯通;8月22日,北京捷运燕房线跨越西六环 。9月25日,北京捷运燕房线跨越京昆高速;同时决定增设大石河东站;11月初,北京捷运燕房线东段桥通,开始铺轨和设备安装;12月23日,北京捷运燕房线跨越北关环岛,燕房路和南水北调PPCP乾渠;12月28日,东段(阎村东站至星城站)开始动车调试 。2017年5月25日,北京捷运燕房线全线轨通 。6月14日,北京捷运燕房线全线开始动车调试 。7月4日,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发布了北京捷运燕房线一期工程车站命名公示 。8月15日,北京捷运燕房线全线开始空载试运行 。12月30日,北京捷运燕房线主线开通试运营 。2018年4月29日,北京捷运燕房线实现刷二维码乘车 。
北京捷运燕房线

文章插图
北京捷运燕房线线路图线路站点车站列表车站编号车站名称运营区段开通日期可换乘线路站厅形式站台形式开门方向YF01阎村东站全线2017年12月30日北京捷运房山线整体式站厅(与房山线共用)双岛式站台左侧YF02紫草坞站无整体式站厅岛式站台YF03阎村站YF04星城站YF05大石河东站侧式站台右侧YF06马各庄站岛式站台左侧YF07饶乐府站一岛一侧式站台右侧(主线、支线下行)左侧(支线上行)YF08房山城关站主线岛式站台左侧YF09燕山站YF10老城区站支线预计2020年12月30日YF11顾册站YF12周口店镇站参考资料:车站命名车站名称位置命名原因阎村东站位于西六环以东、大件路以北、京港澳高速以西的绿化带中 。阎村也称闫村、沿村 。《名镇阎村史话》称:“明初这里为永丰里屯,永乐年间有涿州八户阎姓人家来此定居,遂称阎村 。”阎村得名的另一种说法是因早年间村中有一条很宽的河沟,村落因位于沟沿两侧而称“沿村”,以后村子被析为三部分,位于南侧的称“前沿村”,位于北侧的称“后沿村”,位于东北侧的称“东沿村”,又因阎姓始居于此而称“前阎村”、“后阎村”和“东阎村”,曾同为大紫草坞乡自然村,今属阎村镇 。紫草坞站位于大件路与阎河路之间,理工大学房山分校东侧绿化带中 。紫草坞村于辽代成村,因出产中药紫草而得名 。该村村名曾几度变化,初名紫草村,金代称大紫草房,明代称紫草务、紫草坞,清代称子曹务 。“务”是古代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宋辽时期州县多置“务” 。“坞”乃土堡、小城,或指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 。阎村站位于京周路和紫码路交汇口西南侧的绿化带中 。历史上阎村镇原属良乡县,仅西部数村属原房山县 。元、明、清、民国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隶属良乡 。1949年以后,房山、良乡两县均属河北省通县专区 。1958年两县合併为周口店区,良乡由县改镇,1960年周口店区改名房山县,归属北京市 。1958年成立良乡人民公社时,下设大紫草坞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紫草坞人民公社,因驻地为大紫草坞得名 。1983年又改大紫草坞乡 。1995年撤销大紫草坞乡,成立阎村镇,因镇域有阎村而得名 。星城站位于京周路和大窦路支路交汇口西南侧的绿化带中 。星城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燕化居民区 。星城是为解决燕山石化原住宅区与生产装置区交错、安全隐患严重、居民必须搬迁而建设的住宅小区 。始建于1993年10月,选址于房山区大紫草坞乡(今阎村镇)南梨园和开古庄区域,后改称“燕化星城” 。1996年12月成立星城街道办事处,此后这一地区泛称“星城” 。大石河东站位于大石河东岸,京周路以南,京昆高速以东的绿化带中 。大石河是房山区贯穿南北的第一大河,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支流,发源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西北,先后汇聚了诸多泉水及河流,流经房山平原地区8个乡镇,沿河两岸有村庄近60个,流域面积达128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战国时期大石河称“绳水”,西汉时改称“圣水”,隋代因其流径防(房)山脚下遂改称“防水”,唐代复称“圣水”,五代时改称“石子河”,金代以龙泉为其源头之一改名“龙泉河”,至清代未变 。民国时期,改称“大石河” 。因系琉璃河的上游,所以也泛称“琉璃河”,故清代《日下旧闻考》称:“大石河自宛平(县)柳林入房山境长草(操)村,东南归琉璃河 。”马各庄站位于京周路和顾八路交汇口东南侧的绿化带中 。马各庄村隶属房山区城关街道,明以前成村,最早因马姓人家定居而得名 。据传最初的村民为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移民而来 。村落地处大石河西岸平原,呈长方形 。西有小马各庄,原与马各庄为一村,后因丁家洼河洪水泛滥,村子被淹,一部分村民搬迁河西,原来仍称马各庄,后称小马各庄 。如今村落已拆迁,村民回迁至新建小区 。饶乐府站位于京周路以南,石房铁路以东,饶乐府村附近的绿化带中 。饶乐府村元代前已成村落,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因这里土地富饶肥沃,村民安居乐业,故名“饶乐府” 。其二是与唐代塞外饶乐都督府侨治于此有关 。《房山史话》称:今“饶乐府”之名来源于唐朝的饶乐都督府,或为唐政府在奚人争斗时,撤回安置了饶乐都督府的人员于现地,故名之,简称“饶乐府” 。或为来唐贸易的奚部商人把驻地叫做家乡的官府,称之为“饶乐府” 。房山城关站位于燕房路路中,东沙河以西,城关朝曦公园附近 。房山城最早叫万宁城,金大定年间为奉山陵,始析良乡、范阳、宛平三县边地,置万宁县 。遂建万宁城,原是土城,城墙高丈余,四周长四里有余 。四面各有城门一座:东门称“朝曦”;南门称“迎恩”;西门曰“仰止”;北门曰“拱极” 。金明昌二年(1191年)改万宁县为奉先县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奉先”改称“房山”,并在原基础上扩建 。《房山城垣沿革纪略》记载,“西门额曰‘揽秀’”,或许是改后的名称 。明弘治年间城墙又增高加厚,然仍是土墙 。明隆庆年间因“房山为京师首善之区,宜缮城以卫之”,故将土城改建成石城 。到了清代,房山城又几度修葺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山西人毋配坤任房山县令,曾捐出俸银百余两,并号召全县绅商捐资,百姓出力,修葺城墙一百二十丈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县令李图复修城垣,并增筑城门瓮城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起,城垣陆续拆除 。到九十年代完全消失,城关也名存实无 。1998年11月房山区治所由该城迁到良乡,其故址被称为老城区 。燕山站位于燕房路路中,迎风南路以南,燕山体育馆以西 。燕山站初名“燕化站”,“燕化”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简称,始建于1967年,初称“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因地处燕山脚下,1979年更今名 。从地理角度来说,燕山有大小燕山之分 。所谓“大燕山”即北京北部的燕山山脉,命名较晚 。从潮白河谷一带向东延伸成一弧形,一直可达渤海之滨,是东北和华北的天然屏障,北京的军都山即为燕山山脉 。而所谓的“小燕山”,也称“古燕山”,位于房山城关街道与燕山办事处西北,亦即大房山,“燕化”之名即由此而来 。据《古今燕山》记载:“周武王封召公奭于北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名取焉 。北燕位于董家林村一带,这一带的山只有大房山 。所谓‘燕山之野’,就是‘大房山下的平原’……燕山为房山之本名 。”可见,“燕化”所倚临的大房山古代即称“燕山” 。参考资料:线路走向北京捷运燕房线起自燕房路与迎风南路交叉口以南,沿燕房路路中向东南方向走行,于燕化体育馆西侧设起点站燕化站,过北关环岛后,至柳林街以北设老城区北站;随后线路向东折向京周路,于饶乐府附近设饶乐府站;出站后,线路沿京周路向东,于顾八路以东设顾八路站,跨越大石河后,于大窦路以东设星城站,紫十路以西设阎村站;之后线路向北转,于大件路以南设大紫草坞站,随后向东跨越西六环,并接入房山线西延终点站阎村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