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信息传播不便一首诗词如何能传遍大江南北

在宋朝 , 印刷出版业并不太发达 。北宋还以笨重的雕版印刷为主流 ,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运用到实际中 , 是要到南宋末了 。只有官府和资金特别雄厚的少数书商 , 能够兴师动众地搞出版 。普通的作者 , 除了特别有钱有名望的 , 想要出个专集什么的 , 很不容易 。那么 , 一首诗词 , 从诞生到传播 , 到变成传世名作 , 一般只能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图)芙蓉锦鸡图-赵佶
一、歌伎帮忙
秦楼楚馆 , 花下樽前 , 一首词就是一首歌 , 被这些专业人士传唱着 , 她们是最有鉴赏力的评委 , 也是最爱屋及乌的评委 。南宋词人刘过 , 一生布衣 , 靠做门客过日子 。其平生爱好 , 除了议论国事 , 呐喊收复中原的口号之外 , 就是往来风月场所 。传说 , 有一次 , 他的一个朋友 , 到相好的妓女那里去喝酒 , 把他也捎上了 。喝着喝着 , 词人天性发作 , 刘过就赋小词一首 , 以赠女士 。词为《长相思》:
云一涡 , 玉一梭 , 澹澹衫儿薄薄罗 ,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 , 雨相和 , 帘外芭蕉三两窠 , 夜长人奈何!
女士一诵一唱 , 真是好词啊!再看看刘过 , 顿觉无比可爱 , 情难自禁 , 刘过也欣然接招 。眉来眼去 , 苦了被突然冷落在一边的“本夫” , 悲愤之下 , 拔刀就砍 , 现场过于混乱 , 没砍到刘过 , 却误伤女士 。最后大家一起被逮将官里去 。
此事见诸周密的《浩然斋雅谈》 。但这阕《长相思》的作者 , 却莫衷一是 , 除了刘过 , 可选者还有后主李煜和南宋词人孙惔 。从词风揣测 , 我觉得是李煜的可能性比较大 , 之所以非要放在这里 , 是因为本书作者实在太八卦了 。这种争风吃醋的热闹场面 , 不拿来嚼嚼舌头实在过意不去—周密说不定也是这样想的 。
刘过长期流落江湖 , 自然有很郁闷的时候 。在宁波时 , 他曾写了首《贺新郎》 , 赠给一位人老珠黄的歌妓 , 颇有惺惺相惜之意 。
贺新郎
老去相如倦 , 向文君、说似而今 , 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 , 空有香红尚软 。料彼此魂销肠断 。一枕新凉眠客舍 , 听梧桐疏雨秋风颤 。灯晕冷 , 记初见 。
楼低不放珠帘卷 。晚妆残、翠蛾狼藉 , 泪痕凝面 。人道愁来须带酒 , 无奈愁深酒浅 。但托意焦琴纨扇 。莫鼓琵琶江上曲 , 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云万叠 , 寸心远 。
此词经老妓一唱 , 广为流传 , “天下与禁中皆歌之” , 刘过很是得意 。潦倒的词人 , 就这样找到心理平衡了 。
(图)蔡襄行书自书诗卷
二、手工传抄或赠诗
同窗、好友、同乡……你一首 , 我一阕 , 彼此唱和 , 结个文学社 , 彼此较着劲儿 , 面子上还要你吹我捧一番 。真正的绝妙好词 , 忽然就宛如天降 , 于是举座停箸 , 为之侧耳 , 击节 。
当然 , 泱泱诗歌大国 , 按比例还是烂诗产量高 。话说明代万历年间 , 苏州盘门外有兄弟两人 , 一自号兰溪 , 一自号兰洲 。每日以恶诗相唱和 , 自视极高 , 以为天下诗人尽出我家矣 。遂有人特为二位献诗一首:“盘门城外两诗伯 , 兰溪兰洲同一脉 。胸中全无半卷书 , 纸上空污数行墨 。浣花溪头杜少陵 , 浔阳江口李太白 。二公阴灵犹未散 , 终日在天寻霹雳 。有朝头上咶声能 , 打杀两个直娘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