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永州丨中国三件衣 中国之最丝绸之路

华者,花也,木本植物绽放之姿,人取精粹广纳之意,物取绚美繁盛之相 。
夏,生长之极,炎上壮美,如夏日丰盛之貌 。
孔颖达为《春秋左传正义》作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
华夏,衣必精美,物必丰盛,人必学礼,国必利益 。
华夏文明,灿烂辉煌 。衣饰文化,居其要端 。
中国衣裳很多,但有三件衣,始终在我们心里萦绕,熠熠生辉!
马王堆的素纱禪衣
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著名文物有很多,但是最著名的文物,当属一件保存完好的素纱禪衣 。素纱襌衣全名为“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共用原料约2.6平方米 。对素纱襌衣进行整体称重,发现其重量仅有49克,也就是不足一两,约一个鸡蛋的重量 。如果再除去袖口及领口部分,所剩重量只有25克左右,真可谓是轻薄至极 。
据考古专家称,素纱襌衣保存程度十分完整,继而也令我们看到了它整体的原貌 。素纱襌衣整体为上衣下裳连缀的深衣样式,右衽部分为交领、直裾,间有几何纹绒圈锦为缘饰 。衣料整体为方孔纱的织物,其孔眼均匀整齐,织物密度较为稀疏,这也决定了该件衣物透光、柔亮的特性 。最值得一提的是,如此一件“宽袍大袖”的连体衣,折叠之后居然可以用一个小小的火柴盒盛装,这几乎令人难以想象 。
马王堆的素纱襌衣,造型美观,制作工艺精湛,处于当时世界制衣业最高水平 。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影响着世界,沿路出土的千年前的丝绸,无一件不让人瞠目结舌,每一件都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长沙马王堆辛追夫人墓中的丝质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衣服,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至于其穿法至今还没有定论,有人说是套在华服外面若隐若现,但因其衣袖窄小,而当时的贵妇人地位越高,锦服的袖子越宽大,单衣无法套在锦服外面,所以也有说其是古人的内衣 。
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提及在汉代,襌衣往往作为上层人士素日所穿的常服,纱中最轻薄透明的被称为“轻容” 。
可见西汉时期织造工艺水平之高超,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所仿制的丝织品也难出其右 。
马王堆素纱禪衣蕴含的农业、科技、文化、生活信息,十分丰富,为长沙这座城市增添了天限魅力 。今日长沙成为网红城市,打卡胜地,人潮如海,烟火气浓郁,其实那件素纱襌衣已埋下伏笔 。
大作家沈从文受周恩来总理嘱托,晚年从事中国服饰史研究,捧出煌煌巨著,功德无量 。服饰之于湖南,之干中国,有着特殊意义 。从马王堆到沈从文,这条服饰文化之虹,飞越千年,有待深度联缀,期待创新性、创造性转化 。
诗人毛泽东笔下的“百重衣”
《七律·答友人》是毛泽东最瑰丽、最动人的诗篇之一: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
【文化永州丨中国三件衣 中国之最丝绸之路】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其中“红霞万朵百重衣”想象超落天外,奇妙天比,寄托着一代伟人的无限情思 。诗人以衣寄情,以衣寓意,开创了友情诗、爱情诗的新手法、新境界 。
红霞万朵百重衣,演绎舜帝与娥皇女英的爱情故事,由万朵红霞化成百迭彩衣,用万朵红霞裁成花团锦簇的彩衣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让古老的爱情传说焕发出绝美的光彩、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