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精思


熟读精思

文章插图
熟读精思【熟读精思】 熟读精思是指学习必须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规律 。南宋朱熹提出的一条学习原则和方法 。《朱子语类》卷十:“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 。”认为记忆(熟读与思维(精思)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係,在记忆的基础上思维才会“通透”,在思维的参与下记忆才能“精熟” 。指出记忆能“助其思量”,如果“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脆髋不安 。似请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 。”(同上)同样,思维有助于“知其意味”,“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细 。”(同上)只有两者协同工作,“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同上)熟读的关键是“熟”,“熟时一唤便唤在目前”(同上) 。精思的关键是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一要“自诘难”,即检查自己的怀疑是否有根据;二是“以众说互相诘难”,即比较不同观点的异同是非 。
基本介绍中文名:熟读精思
出处:《朱子家训》
拼音:shú dú jīng sī
含义:形容反覆地阅读,仔细地思考
类型:文言文
作者:朱熹
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1),则亦虚心静虑,勿遽(2)取捨于其间 。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3),以验其通塞(4),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5) 。复以众说互相诘难(6),而求其理之所安(7),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8)而无以立(9)矣 。大率(10)徐行却立(11),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12);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13)置而徐理之 。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⒁身体,对书册,详⒂缓看字,子⒃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⒄ 。只要多诵⒅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⒆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⒇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熟读精思

文章插图
朱子家训书法(选自朱熹《童蒙须知》)字词解释(1)纷错:纷繁错杂 。(2)遽(jù):仓促(3)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 。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 。(4)通塞:畅通和堵塞 。(5)自屈:自动屈服 。(6)诘难:追问,责难(7)安:稳妥 。(8)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 。夺,更改,修正 。(9)无以立:不能成立 。(10)大率:大多(11)徐行却立:徐行,慢慢走 。却立,退立 。(12)节目:木头节子,节骨眼,这里指关键之处 。(13)姑:姑且,暂且 。(14)正:使 ......端正 。(15)详:仔细 。(16)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文章没有读熟,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记 。(17)诵:读 。(18)见(xiàn):同“现”,显现 。(19)急:要紧,急迫 。(20)几案:书桌 。(21)云:说 。(22)亦:也 。(23)漫浪:扮作有感情朗读 。(24)晓:懂得译文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 。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穫了 。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 。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 。那幺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 。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幺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 。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如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但凡要是看书,要把读书用的桌子整理,让桌子乾净平稳,将书本整齐地竖放,让身体坐正,面对书本,缓慢安祥地阅读字句 。仔细从容分条明细地阅读 。要念得字字响亮,每一个字都不要错读,不要少读一个字,不要多读一个字,不要把字词颠倒,不要不明文章,胡乱理解内容,只是要多诵读几次,自然而然的就上口了,隔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所以如果书读的熟悉了,不用看解释说明,自已就明白书的大意了 。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便是心到,眼到,口到 。如果没用心,眼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专心,只是在扮作有感情朗读,就不会记忆深刻,就算能暂时记下,也不会记的很牢 。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用了心去读了,眼和口难道不会跟着到吗?理解《童蒙须知》 (一作《训学斋规》)为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收录在《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 。《童蒙须知》分衣服冠履、言语不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目 。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 。如“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仅仅诵读,决不能记”;“凡为人子弟,须是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鬨,浮言戏笑” 。常见问法1、作者为什幺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因为心要是不在读书上,眼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专一,记忆就不会持久 。心在读书上了,眼到和口道也就到了,所以作者说“三道之中,心到最急” 。2、作为一名学生,你在读书方面有何心得或好的方法?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我在读书方面仿照茅盾的“三遍读书法”总结出了一些方法:读书要读三遍,第一遍快速的读,把内容大致看过一遍后再进行下一次的阅读,求得初步印象,然后品味作品妙处,最后精读,就像他所说:“读名着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的读,细细的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鍊字鍊句 。”这样的读书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取书中的精华 。延伸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幺?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乾净平稳,把书册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所谓说书读得熟了,就是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有心要思考,眼要仔细看,嘴要大声读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幺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就不专心一意,就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远吗?延伸中心思想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宋代名家朱熹的读书经验———“熟读精思”,给人以多方面的深刻启示:在学习和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熟读,精读 。作者简介【拼音】shú dú jīng sī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 。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 。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謚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 。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着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 。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 。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 。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併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 。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着述,着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範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繫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準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範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係有主有次 。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 。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 。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 。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 。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 。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着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 。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 。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 。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 。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 。朱熹探讨了知行关係 。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 。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 。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繫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 。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稟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 。“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 。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 。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 。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係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係,“人心”须听命于“道心”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慾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 。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张 。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 。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 。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 。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 。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 。他把乐与礼联繫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 。朱熹对“文”、“道”关係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 。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誌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 。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朱熹的主要哲学着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 。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解释】精:专一,深入 。形容反覆地阅读,仔细地思考 。【出处】《宋史·徐中行传》:“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