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第2版)【第2版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第2版)》是201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毅、陈立家、甘浪雄、章阳 。
基本信息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第2版)作者:许毅、陈立家、甘浪雄、章阳定价:59.50元印次:2-2ISBN:9787302459910出版日期:2019.01.01印刷日期:2019.01.11内容简介本书根据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教学需要,结合无线网路感测器网路技术的最新发展技术及其套用现状编写而成,主要介绍无线感测器网路的基本概念、无线感测器网路开发环境、无线感测器网路拓扑控制与覆盖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通信与组网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支撑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协定的技术标準、无线感测器网路安全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接入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的套用、无线感测器网路与物联网等 。目录第1章绪论1.1WSN的基本概念1.1.1无线网路的描述1.1.2WSN的定义1.1.3WSN系统的组成1.2WSN的特点1.2.1与无线自组网的区别1.2.2与现场汇流排的区别1.2.3感测器节点的限制1.2.4WSN的特点1.3WSN的关键性能指标1.4感测器的类型1.4.1感测器的基础知识1.4.2感测器的分类1.4.3常见感测器的类型介绍1.4.4感测器的基本特性1.5WSN的套用习题1第2章WSN开发环境2.1概述2.2WSN平台硬体设计2.2.1系统结构图2.2.2节点设计内容与要求2.2.3节点的模组化设计2.2.4感测器节点开发实例2.2.5常见感测器节点2.3WSN的作业系统2.3.1概述2.3.2nesC语言2.3.3TinyOS组件模型2.3.4TinyOS通信模型2.3.5TinyOS事件驱动机制2.3.6调度策略2.3.7能量管理机制2.3.8LED灯闪烁实验分析2.4现代WSN典型实验平台2.4.1硬体系统的组成2.4.2硬体组件介绍2.4.3感测器节点2.4.4路由器节点2.5ZigBee硬体平台2.5.1CC2530晶片的特点2.5.2CC2530片上8051核心2.5.3CC2530主要特徵外设2.5.4CC2530无线收发器2.5.5CC2530开发环境习题2第3章WSN拓扑控制与覆盖技术3.1WSN拓扑结构3.1.1平面网路结构3.1.2分级网路结构3.1.3混合网路结构3.1.4Mesh网路结构3.2拓扑控制3.2.1概述3.2.2拓扑控制的意义3.2.3拓扑控制设计目标3.3功率控制3.4层次性拓扑结构控制方法3.5启发机制3.6覆盖3.6.1覆盖理论基础3.6.2覆盖感知模型3.6.3覆盖算法分类3.6.4典型覆盖算法3.6.5覆盖能效评价指标3.7感测器网路的覆盖控制习题3第4章WSN通信与组网技术4.1WSN协定结构4.1.1传统网路协定OSI参考模型4.1.2WSN协定的分层结构4.2物理层4.2.1物理层概述4.2.2通信信道分配4.2.3WSN物理层的设计4.3数据链路层协定4.4网路层协定4.5传输层协定4.5.1EventtoSink传输4.5.2SinktoSensors传输4.6套用层协定4.6.1感测器管理协定4.6.2任务分派与数据广播协定4.6.3感测器查询与数据分发协定4.7MAC协定4.7.1MAC协定的分类4.7.2IEEE802.11协定4.7.3基于竞争的MAC协定4.7.4基于时分复用的MAC协定4.8路由协定4.8.1路由协定概述4.8.2平面路由协定4.8.3层次路由协定4.8.4能量感知路由习题4第5章WSN支撑技术5.1时间同步5.1.1时钟同步问题5.1.2时间同步问题5.1.3时间同步基础5.1.4时间同步协定5.2定位技术5.2.1基本描述5.2.2节点位置的计算方法5.2.3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5.2.4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5.2.5典型的定位系统5.3数据融合5.3.1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5.3.2数据融合分类5.3.3基于组播树数据融合算法实现5.4能量管理5.4.1能量管理的意义5.4.2电源节能方法5.4.3动态能量管理5.5容错技术5.5.1容错技术的基本描述5.5.2故障模型5.5.3故障检测与诊断5.5.4故障修复5.6QoS保证5.6.1QoS概述5.6.2QoS研究5.7安全技术5.7.1安全攻击5.7.2安全协定5.7.3安全管理习题5第6章WSN协定技术标準6.1IEEE1451系列标準 6.2IEEE802.15.4标準6.2.1IEEE802.15.4标準概述6.2.2物理层6.2.3MAC子层6.2.4符合IEEE802.15.4标準的感测器网路实例6.3ZigBee协定栈原理6.3.1概述6.3.2定址6.3.3绑定6.3.4路由6.3.5ZDO讯息请求6.3.6携带型设备6.3.7端到端确认6.3.8其他6.3.9安全6.3.10ZigBee系统软体的设计6.3.11符合ZigBee规範的感测器网路实例6.4蓝牙6.4.1蓝牙协定栈简介6.4.2蓝牙协定栈分析6.4.3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6.5UWB技术6.5.1概述6.5.2UWB主流技术6.5.3UWB的发展趋势6.6红外线数据传输技术6.7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特点比较习题6第7章WSN接入技术7.1多网融合体系结构7.2面向WSN接入7.2.1概述7.2.2面向乙太网的WSN接入7.2.3面向无线区域网路的WSN接入7.2.4面向移动通信网的WSN接入7.3WSN接入Internet7.3.1概述7.3.2WSN接入Internet结构7.3.3WSN接入Internet方法7.3.4WSN接入Internet体系结构设计7.4WSN服务提供方法7.4.1服务提供体系7.4.2服务提供网路中间件7.4.3服务提供步骤7.5多网融合网关的硬体设计7.5.1网关总体结构设计7.5.2现代WSN网关实验平台7.6网关接入外部基础设施网路的实现习题7第8章WSN的套用8.1基于WSN路况信息监测技术的实现8.1.1路面参数监测感测器选择8.1.2道路车流量监测的感测器8.1.3交通参数监测技术8.1.4交通参数监测的实施方案8.2基于WSN的智慧型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8.2.1智慧型家居的基本描述8.2.2智慧型家居系统的整体架构8.2.3节点硬体设计8.2.4终端节点硬体设计8.2.5节点软体部分设计8.2.6节点功能的实现8.2.7节点能量控制8.2.8智慧型家居网关分析8.2.9智慧型家居网关通信技术8.2.10智慧型家居网关总体设计8.2.11智慧型家居网关硬体设计8.2.12智慧型家居网关作业系统及驱动移植8.2.13智慧型家居网关套用软体设计8.2.14智慧型家居系统演示平台搭建 8.3基于TinyOS的WSN定位系统的设计8.3.1定位系统设计的原则8.3.2定位系统算法选择8.3.3WSN节点硬体设计8.3.4TinyOS程式编译与移植8.3.5RSSI定位的TinyOS实现8.3.6未知节点程式设计8.3.7信标节点程式设计8.3.8网关节点程式设计8.3.9实验测试结果8.3.10无线传输损耗模型分析与验证习题8第9章WSN与物联网9.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9.1.1物联网的兴起9.1.2物联网的定义9.1.3物联网的特点9.1.4物联网的技术架构9.1.5物联网关键技术9.2RFID与WSN的整合9.2.1RFID的基础理论9.2.2RFID和WSN整合的原因9.2.3RFID标籤与感测器的整合9.2.4RFID标籤与感测器节点的整合9.2.5读写器与感测器节点的整合9.2.6RFID和感测器的整合9.3物联网环境下的WSN9.4基于RFID的WSN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设计9.4.1系统整体设计9.4.2系统硬体设计9.4.3系统网路模组9.4.4系统软体设计9.4.5套用软体设计9.4.6系统软体测试习题9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