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可乐


无糖可乐

文章插图
无糖可乐【无糖可乐】无糖可乐,即在将可乐中的低糖成分换为代糖的可乐 。代糖以产生热量与否,可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及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无热量如甜菊素、蔗糖素、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无糖可乐
外文名:sugar-free cola
概述:将可乐中的低糖成分换为代糖
属于:饮料
含:代糖
拼音:wutangkele
组成成分无糖或者低糖可乐应该只是将糖换作代糖:研究发现,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而引发偏头疼 。而低糖可乐、低糖汽水、无糖口香糖、冰淇淋、综合维他命和许多成药中都含有阿斯巴甜 。所以对代糖过敏的人,只要啜饮一小口低糖汽水,就会引发头痛 。而代糖已经被认为成一种神经毒素,损害神经系统,故这些症状主要与神经系统有关 。一些常见的与代糖有关的症状为头痛,记忆力衰退,癫痫,视力消失,昏迷及癌肿 。代糖更可使以下疾病加重或导致类似这些疾病的症状,比如:纤维性肌痛,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症,糖尿病,老年性或早老性痴呆,慢性疲劳综合症和忧郁症 。研究已证明代糖能释放自由甲醇 。长期甲醇的毒性可影响脑中的多巴胺系统而导致上瘾 。甲醇又称木醇,占代糖的1/3,此物质己被划为严重的代谢性毒物和麻醉剂 。最近的新闻中,经常有关于世界级运动员和其它健康人仕在服用代糖后綷死的报导,其原因与代糖损害心脏的传导系统有关 。研究进展2014年9月号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誌》刊载了一份关于人造甜味剂和体重现有研究的荟萃研究 。结论推荐人们在合适的情况下食用甜味剂,尤其是作为代糖物质食用 。研究认为食用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物可以略微起到减肥的作用,低热量甜味剂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减肥以及控制体重 。70年代一份以31940名女性为样本的研究显示食用糖精的人比不食用糖精的人增加了更多体重 。2008有研究分析了着名的“圣安东尼奥心脏病研究”中的3682名参与者,结果发现在试验期间,相比没有使用甜味剂的人,食用人造甜味剂的参与者增加的体重反而更多 。另一份被广为引用的80年代前瞻性研究以78694名成年妇女为样本,同样发现食用人造甜味剂更容易发胖 。研究发现食用过人造甜味剂的人过段时间饥饿感更强烈 。除了提上面提到的甜味剂,FDA也批准了安赛蜜、罗汉果提取物、纽甜、糖精、赤藓醇、氢化澱粉水解物、多元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山梨醇和木糖醇这几类甜味剂的使用 。其他国家使用的甜味剂包括: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也称甜蜜素,对人体有害)、奇异果甜蛋白、新橙皮苷、阿力甜、氢化葡萄糖浆 。还有更多的甜味剂还在开发中 。关于用低热量甜味剂替代糖分摄入对体重增加影响的随机对照组实验中,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选取了641名参与者,研究持续了18个月,实验显示,将含糖甜味饮料替换成低热量甜味剂饮料后,正常体重的儿童体重增加减少,脂肪积累量也减少了 。弊端喝无糖可乐伤害从牙齿到腰围都说可乐不健康,改喝无糖可乐如何?英国药剂师、知名部落格写手尼拉杰·奈克用图表演示了喝下一罐无糖可乐1 h内,人体“从牙齿到腰围”受到的伤害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援引奈克的部落格内容报导,在喝下无糖可乐的第1个10 min,味蕾遭欺骗,牙齿受攻击 。可乐中的磷酸腐蚀牙釉质,而阿斯巴甜这种人工甜味剂则触动味蕾,让身体误以为将开始处理糖分 。第2个10 min,身体受刺激分泌胰岛素,开启脂肪储备模式 。喝下三四十分钟时,身体产生短暂的成瘾反应 。无糖可乐中的咖啡因和阿斯巴甜会引起短暂的成瘾反应,与古柯硷很相似,稍后大脑因神经元过度兴奋而感到疲惫 。等到喝下去五六十分钟时,身体并不像摄入普通可乐那样略感满足,而是仍然渴望糖分,会觉得又饿又渴,让你十分想再喝一罐或吃点垃圾食品 。奈克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誌》先前刊载的一项研究说,无糖碳酸饮料增加的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于普通含糖碳酸饮料 。无糖可乐切勿过量喝上周六美国广播公司(ABC)发了一条讯息,说是一名29岁的妇女迷恋无糖可乐,每天要喝12听 。国内媒体在转载此条讯息时特彆强调了无糖可乐可导致骨质疏鬆,碳酸饮料可腐蚀牙齿,而其中的咖啡因还可使人成瘾 。其实,这类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此次提到的主要是食用量的问题 。一天饮用12听碳酸饮料,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因此才成为新闻 。如果一天只喝一两听,上面提到的健康问题是否存在呢?增加钙的流失和腐蚀牙齿不仅仅是可乐的问题,其他碳酸饮料也有类似的研究和报导 。人体内的酸性环境,不论是口腔这样的小环境,还是血液和体液这样的大环境,都会增加骨骼和牙齿钙的溶出,这都是基本的化学常识 。但人体毕竟不是化学试管,钙在人体内的代谢远没有这样简单,局部、短时间内钙的溶出,对牙齿和骨骼的长期影响究竟怎样,目前尚无定论 。咖啡因依赖和成瘾的问题在药理教科书上早已写明,产生这种作用的剂量也在日常茶和咖啡消费量的範围之内 。我们日常饮茶、喝咖啡的习惯也许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对此,几乎没有人会觉得有什幺不好,何况近来的研究发现茶和咖啡中的一些植物化学成分对人体还有保健作用 。这里的关键还是不能过量 。最后再来看看无糖食品的问题 。之所以有人迷恋无糖可乐,甚至可以每天喝12听,都是因为无糖这样一个概念 。一般的可乐含糖量大约在11%,无糖产品的确减少了很多糖和热能 。适量饮用,满足了某些人的偏好和享受,也达到了控制能量摄入的目的 。不过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控制体重,还要多运动,单纯靠减少饮料中的糖很难达到目的 。在市场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所谓的无糖食品,如果其中还含有澱粉,那幺这种无糖的标识只能是自欺欺人 。澱粉在体内很快会分解为葡萄糖,对血糖的影响可能要大于蔗糖 。所以,应该更多地关注食品中澱粉分解和吸收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