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第一人,1年亏光5000万,凭啥马云还要叫他大姐大 中国之最崔健( 四 )


张树新这才知道,原来投资控股,就是花钱买公司的控制权,等于收购 。
她一个创始人,反倒成了打工的“职业经理人” 。
捧着烫手的5000万,张树新搭建基础网络,一年就把钱烧光,还亏了2000万 。
1997年,34岁的张树新懵了,瀛海威董事会把她除名,她被自己时一手创办的公司抛弃了 。
瀛海威也没得什么好处,张树新刚走,跟着她草创的高管也集体辞职 。
这个结局,被杭州一个小个子的丑陋男人给说中了 。
1995年寒冬,瀛海威如日中天 。刚刚创办中国黄页的马云,听闻北方出了个互联网大姐大,于是带着何一冰上北京见识见识 。
他们求爷爷告奶奶,才获得和张树新交谈半小时的机会 。
聊完出来,何一冰问马云,有没有什么启发?
马云淡定而自信:

互联网有希望,但希望一定不在她身上;就算要死,瀛海威一定比我们先死 。
张树新最风光那年,马云一语成谶 。
1998年,采访人员出身的张树新第一次学会,什么叫“墙倒众人推” 。
那场演讲后,张朝阳拿着导师给的投资,创办了爱特信公司 。
张树新被踢出瀛海威时,张朝阳正模仿美国雅虎,做搜索网站,并将爱特信改名为“搜狐” 。
花了大几十万,为他搭台唱戏的“大姐大”,却陷入全世界的声讨 。
“瀛海威是败笔,张树新不懂商业,张树新决策错误 。”
(22年前,媒体报道版面)
那年,张树新只做了一件事:解释 。
她写了一篇检讨书,《我们是这个行业中犯错误最多的人_总裁检讨书》,字里行间全是反省 。
首先,成本是刚性的,做互联网就得烧钱;
第二,5000万的银行贷款,利息摆在那儿,还没等盈利,公司就被利息压垮了 。
第三,当意识到错误,想要更正的时候,没钱翻身了 。
曾经的第一名、校园大佬、一流采访人员、老板,一路都昂着头走路,却在互联网面前低头自省 。
作为互联网的拓慌者,张树新存在的意义,某种角度上,大于后续的成功者 。
(2004年网友感怀瀛海威)
作为媒体人,她拥有天然的舆论敏感度,和经管部门也熟门熟路 。
1996年,她问相关的行政部门:
“如果有人在瀛海威的网上骂人,责任算谁的?”
“你的,比如赌博,你提供了场所,你也有错 。”
“不能因为高速上有人翻车,就不建高速路了吧?”
这番对话,诞生了互联网行业的第一个行规:文责自负 。
瀛海威立下规矩:在网上,谁发言,谁负责 。
这在今天看来,这个规则是理所当然的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如今多少平台要被“键盘侠”拖垮?
比起商人,张树新更像“侠士” 。
她做的这些,没有给瀛海威带来直接利润,却让后人少走弯路 。
而她自己,却没有在建好的互联网高速路上,二次创业 。而是转头就当起投资人,出钱帮人实现创业梦 。
张树新的星辰大海,不在互联网,而是未知的事 。
1999年,她成立联和投资控股,这家公司至今都在为她赚钱 。
当投资人,不用亲自下场做事,张树新乐的清闲 。
2008年,她和丈夫开始环球旅行,玩遍世界的千奇百怪 。
有人和她聊马云:你看马云当初小本起家,紧盯一块肉,现在阿里都当巨头了,瀛海威真可惜 。
她想了想,摇摇头:
我觉得瀛海威失败的经历,也是很特别的 。
今天的我,跟谁也不换 。
她不是张朝阳,非要在互联网这块土地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