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错了刘备选择伐吴是最可行的战略方案

诸葛亮的智被《三国演义》写得近乎妖,近年已经越来越被正史众所质疑,而且似乎很多人都统一了意见,都信服陈寿的这句点评“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才能,用于治理戎狄是他的强项,用于出谋画策是他的弱项;管理百姓他是干才,超过他带兵打仗的才能 。而且因为有《隆中对》这一出,大家都从未怀疑诸葛亮的战略眼光 。我也是“亮粉”之一,可是我这个人从不盲目崇拜一个人,虽然我相信诸葛亮的综合打击体系(具体的请参考杨帆在头条里的前三篇文章,里面系统的介绍了诸葛亮的综合打击体系),再给他二十年能统一中国 。可是有一次在战略层面上,他却错了,还没有刘备的眼光好,那就是伐吴之战 。
网络配图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夷陵之战”的简单介绍: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总的来说刘备最后是失败了,所以后人多半认为他是错的,毕竟这是个胜者为王的年代 。而在刘备出兵之前,以诸葛亮为首的文臣,以赵云为首的武将都是反对出兵的,因为联吴抗魏才是王道,甚至还有汉臣秦宓当众劝阻刘备伐吴而差点被杀 。
可是从当时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决策来看,他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的蜀汉是有能力发动伐吴之战的,这也是蜀汉必须发动的一场战争 。首先刘备伐吴并不是一意孤行,意气用事,虽然名义上是为兄弟关羽报仇,可是实际上败亡是在219年12月,刘备直到221年6月称帝后才决定出兵,说明他是有预谋的,并不是说关羽一死,刘备就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立马就要杀了吕蒙孙权为关羽报仇 。而且刘备生性薄凉,父母妻子都可弃,更何况历史上的关羽只是和他亲如兄弟,却并不是结义兄弟 。
网络配图
然后当时刘备伐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 。天时是师出有名,那就是为关羽复仇 。地利是蜀汉在长江的上游,地势也是居高临下 。人和是当时的蜀汉都愿意为关羽报仇而同仇敌忾,虽然蜀汉的军队因汉中之战,荆州之战加上上庸孟达的投降损失不少,可是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是已经得到恢复的 。
而且当时的蜀汉虽然失去了关羽张飞,却依然将才云集,赵云、陈到、魏延、黄忠等,都是当世名将 。虽然说东吴已经三代,也算是兵精将广,可是吴兵不一定是身经百战的蜀军的对手,而此时的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都已经过世,陆逊却还声名不显 。单从人才上来看,蜀汉也是压东吴一头的 。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伐吴之战不打也得打,不打蜀汉将永远失去统一全国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来看看诸葛亮《隆中对》是怎么说的,那就是让刘备占据荆益两州以待天时,一旦北方有乱则从荆益两州同时起兵伐魏,两面夹击,让曹魏首尾不得相顾 。
可是关羽失荆州,这就让蜀汉不仅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让蜀汉失去了重要的粮草人口资源,更重要的是切断了蜀汉出兵路线 。荆州被占,蜀汉要想伐魏就只能往北走蜀道,或走祁山,或出斜谷,反正只能从汉中伐魏 。可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粮草补给绝对是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