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运输管网 。没有合理布局的运输管网,就无法做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因此,管网系统不仅要大建特建,还要提前规划 。甚至于,这个规划要先于城市规划本身,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
这个投入规模有多大,目前还没有看到官方数据 。但毫无疑问的是,很大,大到连富得流油的卡塔尔都挠头 。据媒体报道,2015年,卡塔尔曾提出了一个修建24座蓄水池和相应管网的计划 。不过后来因为国际油价下跌,国家财政收入受到影响,计划被迫“缩水” 。
从建厂到运营再到储运,可以说,淡化海水每一个咕噜噜的水泡泡都是资金在舞蹈 。也难怪业界普遍认为,海水淡化只有特别富庶的国家才有能力推广,并不适用于全球更多地区 。
不如“双减”?
长期以来,海水淡化最受争议的就是其对环境的影响 。
先来看消耗 。
近年来,随着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尤其是反渗透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的能耗已经大幅降低 。根据韩国学者的研究,此前很多年里,大多数淡化水厂采用的都是热法海水淡化技术,淡化一吨水至少需要用电10千瓦时 。现在最流行的反渗透技术也是从高耗能版本升级而来的,最初每吨水耗电超过20千瓦时,不过现在已大多降至8千瓦时以内 。
同时,学界和产业界也在一直努力,一方面提高膜的性能,提升淡化效率;另一方面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对淡化后产生的高压浓海水进行“压力回收”,降低工作能耗 。
再来看排放 。
有学者指出,海水淡化过程中会向海洋排放高盐废液,其中可能包含淡化过程中添加的氯、重金属、消泡剂等化学成分,会危害近海生物及珊瑚等脆弱物种 。
也有专家认为,海水淡化的规模再大,与海水总量相比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经过处理的废液只要不集中排放,就能很快扩散,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
不过,排废这种事,毕竟还是越少越好 。目前,有很多科研团队正在攻关,大体的思路主要集中在提升膜材料性能和减少化学添加剂两个方面 。前者需要新材料科学的突破,后者则与化工产业密切相关 。
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来自中东本地的研究机构 。其思路有些像分布式光伏电站:基于中东地区气温高、光照时间长的气候条件,将太阳照射带来的热能与小型海水淡化系统结合,利用太阳能“生产”淡水 。在商用技术并没有质的提升的当下,这似乎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
应该说,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力度本质上是在投资未来,势在必行但过程不易 。但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是不够的,从现在做起,提高用水效率,推广更加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刻不容缓 。
左手未来,右手当下 。不如,考虑一下“双减”? (韩 叙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