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炼油( 二 )

煤炼油
文章插图
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装置地理位置首先是技术风险 。煤制油技术特别是直接液化技术,即使是已开发国家,也大多在试验阶段,并未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各国的煤制油技术对于解决含碳废弃物的排放还不太成功,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中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我国在直接液化方面的试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神华集团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煤炭直接液化工艺 。在煤炭间接液化方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山东兖矿集团等均在积极研发具有我国自主智慧财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煤炼油的方法煤炼油就是将煤加压气化后,分解出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用有效气,合成汽油和柴油 。煤变油在国际上有两种方式:一是煤直接炼油,二是间接炼油 。煤变油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法,直接液化对煤种比较挑剔,但转化效率高,间接液化可利用煤种多,但转化效率低 。神华用的是直接法,兖矿用的是间接法 。

煤炼油

文章插图
山西煤炼油工厂此外还由另外一条途径:以煤为原料制甲醇,在用甲醇生产二甲醚,二甲醚可作为液体燃料 。全国这类生产线在建多条 。煤炼油的前景按黑色能源储量估计,未来石油资源大概还能供应全球市场100年左右,天燃气200年左右,而固体能源相对我国而言储量大,质量优,尤其是神华煤,相对来说在未来其它能源减少的情况下煤能源将做为主要能源 。工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己投入工业化示範的煤制油项目有5个,产能达160万吨 。根据煤制油项目进展情况和几个煤制油企业规划,到2015年煤制油产能可达1200万吨,2020年可达3300万吨的规模 。预计,按照高中低三种增速计算,到2015年我国煤制油的生产规模分别达到600万吨/年、1000万吨/年、1200万吨/年 。到2020年高增长情景下可达5000万吨/年 。现阶段,我国煤制油行业处在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中试点阶段 。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012年底,已经投产的项目中煤制油总产能为170万吨/年,其中神华集团居于主导地位,占总产能的74% 。根据煤制油项目投产企业的占比,推算出2012年中国煤制油项目生产油品的总规模达到106.08万吨,与2011年相比,有所下降 。我国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铁基、钴基两大类催化剂费-托合成油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开发,完成了2000吨/年规模的煤基合成油工业实验,5吨煤炭可合成1吨成品油 。据项目规划,一个万吨级的“煤变油”装置可望在未来3年内崛起于我国煤炭大省山西 。中科院还构想到2008年建成一个百万吨级的煤基合成油大型企业,山西大同、朔州地区几个大煤田之间将建成一个大的煤“炼油厂” 。总投资100亿美元的朔州连顺能源公司每年500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计画2005年建成投产 。产品将包括辛烷值不低于90号且不含硫氮的合成汽油及合成柴油等近500种化工延伸产品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对间接液化技术的迫切需要,2001年国家科技部”863”计画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了”煤制油”重大科技项目 。两年后,承担这一项目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与我们常见的柴油判若两物的源自煤炭的高品质柴油,清澈透明,几乎无味,柴油中硫、氮等污染物含量极低,十六烷值高达75以上,具有高动力、无污染特点 。这种高品质柴油与汽油相比,百公里耗油减少30%,油品中硫含量小于0.5×10-6,比欧Ⅴ标準高10倍,比欧Ⅳ标準高20倍,属优异的环保型清洁燃料 。2008年中国的煤化工产业继续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逐步完善,煤基甲醇和煤基二甲醚的试点套用取得可喜进展,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新型煤化工产品逐渐走向市场,并被市场接受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剧,中国煤化工产业面临成本压力,行业发展趋缓 。由于国家政策总体上仍支持煤化工发展,节能减排已是大势所趋,故中国煤化工产业虽短期受困但前景仍十分可观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 。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