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信仰神祇 火神


中国民间信仰神祇 火神

文章插图
火神(中国民间信仰神祇)【中国民间信仰神祇 火神】火神是民间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 , 中国民间信仰和传说中最着名的火神为祝融 。中国各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风俗 , 由于地区不同 , 历史文化不同 , 对火神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 。中国史上记载和各民族传说中的火神形象和来历行事差异甚大 , 相关的信仰民俗也有不少区别 , 甚至在火神崇拜缘何而起这一关键问题上 , 专家们的观点也互相有分歧 , 相争不下 , 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
基本介绍中文名:火神
外文名:Vulcan
分类:神仙
地区:中国
火神崇拜中国的火神崇拜 , 同样有"流派"区别 。以形象和来历言 , 一般都以祝融为火神 , 据说他本是颛顼氏的后代 , 本名重黎 , 也叫吴回(一说吴回是祝融之弟) , 帝喾(即高辛氏 , 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当政时 , 官居火正 , 甚有功 , 能光融天下 , 帝喾乃命曰"祝融" , 死后为火官之神 。又相传 , 大禹的父亲鲧偷窃了天帝的息壤 , 天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成汤伐夏桀时 , 天帝令祝融降火于夏城(《墨子·非攻下》) , 帮助成汤灭夏 。此外 , 中国民间俗信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为火神的说法 , 如谓远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 , 使人类进入熟食阶段 , 后人尊为火神 , 又称火德真君 , 定时祭祀 。也有一些地区的火神崇拜并无具体来历 , 或称南方火帝君 , 或称种火老母 , 等等 。以火神祭祀的日期与形式言 , 各历史时期和各地区的风俗也不一致 。如上古时的火神之祭在夏天 , 汉晋以降 , 这一传统以夏季祀灶的方式得到延续 。又如 , 四川等地以夏曆四月初八为火神"生日" , 届时士农工商进香并祀神或演戏娱神 。鲁南地区以正月初七为祭祀火神之日 , 民间有组织"火神会"的风俗 , 除去火神庙朝拜外 , 全体会员还要聚餐两次;此外 , 火神形象相貌兇狠 , 三头六臂 , 并有风火轮、火葫芦、火印、火剑、火弓等火器配备 , 酷似神话传说中"哪咤"的变形 。古时 , 凡涉及火的手工行业 , 譬如冶铸、铁匠、陶瓷、鞭炮等都有祭祀火神的习惯 , 以求事业兴旺发达 。商丘一带信奉阏伯为火神 , 每年正月都会举办大型庙会 , 唱戏、杂耍、小吃、花炮应有尽有 。
中国民间信仰神祇 火神

文章插图
其他也有人不同意此说 , 认为中国先民中存在一个崇拜火神和天空中以"火"命名的星辰的族团 , 这就是以炎帝--燧人--祝融为始祖神的炎帝之族 。炎帝族号高辛氏 , "辛"即"薪"的本字 , 取像于以斧斤析木之形 。"有薪(辛)即能得火 , 所以高辛氏其实初义应正是火神之别号" 。又辛同薪声 , 《说文》:"薪 , 荛声 。从艹 , 尧声 。"由此可知 , 辛字古音读尧 。所谓炎帝高辛氏 , 其实就是古帝中赫赫有名的"帝尧" 。再参以"炎神 , 炎帝也"(王逸《楚辞·远游章句》)、"炎帝氏以火纪 , 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作钻燧生火"(《管子·轻重篇》)、"炎帝死而为灶"(《淮南子·氾论训》)等记载 , 可以说 , "炎帝族团本来是一个崇拜火神的部族 。而且炎帝一名本身 , 初义也正是火神" 。从以泰山为天下之中的观点看 , 炎帝的活动区是比较偏居西南的 , 由此也就产生了《初学记》卷九所谓炎帝"位在南方 , 主夏"的说法(何新《诸神的起源》 , 三联书店 , 1986) 。準此 , 以炎帝、祝融为火神的古史传说和以火神为"南方火帝君"并在夏季祭祀等俗信 , 均有史实发展的轨迹可寻 。北方信奉萨满教的民族 在我国北方信奉萨满教的各民族中 , 火神是一位古老的男性 , 被称为火神公、火婆、火姑娘、火灵、火源等 。如鄂伦春族传说:一位先生早晨起烤火 , 因捣动火 , 触犯了火神 。无论他家搬到哪儿 , 怎幺也升不起火 。后来他向火神婆婆请罪 , 得到了宽恕 , 回家再点火时 , 火就着起来了 。据乌丙安先生介绍 , 在这个传说中所体现的火神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 不仅贯穿于北方一些民族的狩猎、放牧的生产习俗中 , 也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 如通常情况下绝对禁止用脚踩火、骑火、跨火 , 不允许说火的坏话或直接辱骂火 。在尊重火给人间带来的恩惠的同时 , 人们又把森林草场的火灾以及病人发烧、小儿梦魇等疾病视为火神发怒的结果 , 愈是对它崇敬 , 也就愈发畏惧它对人的惩罚报复 。因而火神远比其他自然神更经常受到崇敬和供牲满族神话传说满族神话传说 , 少年英雄托阿从天火库盗来一葫芦火种 , 他把石块凿出洞 , 然后把火种一一装入石块 , 带回人间 , 并告诉人们用碰磕石块的办法从中取火 。就这样 , 人间有了火种 。从此 , 人们祀托阿为火神 , 除春秋致祭外 , 每年除夕还要举行隆重的迎接火神的仪式(同上) 。西南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的火神崇拜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火神形体人格化不同 , 他们大多把燃烧的火焰视为火神的化身(或把锅庄石、火塘灶等视为火神的象徵) , 并奉其为恩赐火明和财富 , 使家族繁衍兴旺的保护神 。信仰源头还有人认为民间火神信仰的源头 , 是初民对大火星(即心宿)的崇拜 。《左传》载炎帝"以火纪" , 其实是指藉助对大火星运行变化的观测以确定季节;而祝融担任的"火正"是专门观测大火星的运行变化以确定季节的官职 。此外 ,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尸子》:"燧人上观辰星(即心宿) , 下察五木 , 以为火也 。"这种把火的发明归功于燧人对心宿的观察的说法 , 存在着本末倒置的错误 。因为人类先发明了对火的利用 , 然后用"火"为"心宿"命名(称火星) , 以此表明星宿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如同火对于人类的生活一样重要 。由此可见 , 火星之火与燃烧之火原不相关 , 由于后人的错误理解 , 导致"火神"概念由星宿崇拜讹为火焰崇拜和关于炎帝、燧人、祝融的火神崇拜 。此说与前述何新之说的根本区别在于 , 何氏认为炎帝族团所崇拜的"火"包含自然之火与大火星宿两层涵义 , 此说认为自然之火的崇拜完全是因后人的误会才衍生出来的 。围绕着一些与火神崇拜相关的现象 , 学者们亦有不同看法 , 如有人认为火崇拜具有与日月、光明崇拜密切相联的特点 , 有人则认为火神崇拜与太阳神崇拜是不同的神祇崇拜;有人注意到火神形象中有突出的女性化现象 , 以为这包含有原始的先妣崇拜的因素 , 有人则以为这种现象并无共性可征 , 等等 。火神传说祝融 , 名重黎(简称黎) , 又称祝诵 , 祝和 。相传帝喾高辛氏时 , 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 , 能昭显天地之光明 , 生柔五穀材木 , 以火施化 , 为民造福 。帝喾命曰祝融 , 后世尊为火神 。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 。阏伯 , 千百年来人类特别感激发明火的开掘者和火的管理者 。世界各国各民族根据其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和民俗不一样 , 供奉的火神也不一样 。在我们中国最早供奉的火神为祝融、炎帝、回禄(又叫吴回) 。这三位火神在中国历史上被百姓供奉为火神 ,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文字记载和形成庙宇而被人们世代祭祀的当首推阏伯 。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有座着名的庙宇“火神台” , 供奉着阏伯的神像 , 因而又叫阏伯台 。火神台形状如坟墓 , 规模很大、高达十丈 。台上除火神庙外 , 还有大殿、拜厅、钟鼓楼等 。台下设有戏楼、大禅门等精美建筑 。庙内还有明清彩色壁画、是我国现存祭祀火神的珍贵庙宇 。据传说阏伯是原始社会五帝中帝喾的长子 , 帝喾代高阳氏颛顼为君王后封儿子阏伯于商丘、专门管理火种 , 称为“火正” 。在那漫长的远古时代 , 草原上洪水泛滥 , 风沙蔽日 , 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 , 要把宝贵的火种保留下来 , 也是一件颇为不易的事 。而阏伯却能够将火种完整地保存下来 , 为百姓世代相传 。阏伯死后 , 后人便称他为火神 , 筑台埋葬于此 , 因阏伯管理火种有功 , 便在台上修建了阏伯庙 , 供奉阏伯神像 。从古 , 当地百姓每年的正月初七都到火神庙进香朝拜阏伯 , 形成祭祀火神的盛大古庙会 。十运会的火种就是分别从南京 , 北京以及商丘的火神台上採取 。92黄河之旅首游式”的火种也是采自这座神圣的火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