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高温夏天:乾隆八年最高温44.4℃如何测出? 80个历史之最( 二 )


而当时身在北京的宋君荣也在寄往巴黎科学院同事的信件里惊呼:“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这样的高温……”
宋君荣关于1743年北京酷热记述片段
于是,宋君荣使用新式酒精温度表,以拉谋氏温标测量并记录了当时北京的高温天气 。这种温标以法国科学家、昆虫学家拉谋命名,以水的冰点为0度,以沸点为80度 。根据宋君荣所记录的数据,1743年7月25日下午3点半,北京的气温达到了35.5度(拉谋氏温度),折合成摄氏度达到了44.4℃ 。而在此之前从7月20日起,每日气温都超过40℃,7月26日早晨下了一场小雨,最高温度降低到31.9度,代表着这次高温过程的结束 。
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普查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炎夏气候事件,明建文二年(1400年)后,酷热记载数量最多的首推1743年,也就是乾隆八年的夏天 。这次酷热影响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5个省市所在地区,从酷热景况、炎热程度和危害之深重来讲,堪称历史之最 。清代各类史籍对这一年的高温也有记述 。如《清高宗实录》记有:“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 。天气亢旱 。且溽暑炎蒸 。甚于往岁 。”清末王先谦所撰《东华续录》称:“六月丙辰,京师威暑 。”
老北京应对高温有妙招
在没有电风扇、空调、冰箱、汽水、雪糕的年代,老北京人应对高温天气也有妙招 。
【老北京的高温夏天:乾隆八年最高温44.4℃如何测出? 80个历史之最】旧时北京的胡同里多有水井,高温天气里人们喝的最多的是“井拔凉”,就是饮用从井里刚提上来的井水,带着阵阵凉气儿,喝上一碗,从心底感到凉爽 。而过水儿面最受老北京人的青睐,刚出锅儿的面条往凉水里一放,将热气儿浸得一干二净,有的人觉得过一次水儿不够凉,还要过上二回,然后浇上三合油儿或芝麻酱,吃到嘴里那叫爽 。
早年间京城有冰窖,冬天将冰块储存起来,夏天使用 。遇有高温时节,一些人喜欢将西瓜放在冰上个把时辰,美其名曰“冰镇西瓜”,然后再吃 。买不起冰的,就把西瓜放到篮子里,然后用绳子将其顺到井里,让冰凉的井水把西瓜泡上个把时辰再提上来,那西瓜被井水镇得倍儿凉,切开一吃别提有多爽了,从嘴里凉到心里,浑身的暑热也就消了一半儿 。
“天棚”遮阴可以说是夏日里四合院的一景 。一些院子宽敞的人家,到了立夏便在院子里搭起棚子,俗称“天棚” 。“天棚”一般要比东厢房和西厢房高一点,棚子顶上和四面留有天窗,白天在棚子下面纳凉,晚上把天窗关上,可以在里面睡觉,特别凉快 。“天棚”一般支到立秋,天一凉就撤了 。旧京专门有从事搭“天棚”的棚铺,越是天气炎热,生意越多,故清“竹枝词”有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 。”
过去在北京城(今二环路)外,有许多明清时的砖窑关张后留下的大坑,经年积淤雨水形成较大的水塘,俗称“窑坑”,而城墙外便是护城河,雨季时水量十分充足 。炎炎夏日,人们热劲儿难耐时,就纷纷到窑坑或护城河里游泳,俗称“窑坑泡澡”“护城河泡澡” 。特别是遇到高温天气,到窑坑与护城河里泡澡的人特别多 。
院子里睡“凉席儿”也是一种降温方法 。高温天气使人难以入睡,于是有人将炕席拿到院子里,用凉水冲刷或用湿布反复擦上几遍,直到凉爽了,再躺在上面儿,美其名曰睡“凉席儿” 。由于上面水汽较大,人躺在上面不粘身子,感到很凉快 。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制有利于通风纳凉 。周大庆编制 北晚新视觉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