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内忧外患,但是经济为什么依然繁荣? 南宋经济历史之最( 二 )


浙人治田,深耕熟犁,土细如面,插秧坚密,静江府(广西桂林县)农民先用踏犁(人力)耕地,再用牛平土(牛贵易死,不敢使耕),踏犁耕五天,只当牛犁耕一天,这在广西已算最进步的技术,广东较广西较好,但仍比不上福建 。
租税田租——绍兴推行经界,农民负担丝毫没有减轻,因为朝廷本意在征取豪强隐匿的租税,原不曾为农民利益着想,正税以外,增课附税,税米一斛,附加到五六斛,税钱一贯,附加到十八贯 。
朝廷尽取州县所收租税,不留盈余,地方用费,州县官不得不别立名目,巧取附税,后来朝廷又尽取附税,州县官再设法附外加附,朝廷贪得无止境,人民负担加重也无止境,官户豪家只纳正税,比农民轻微得多 。
杂税——建炎二年,赵构初到扬州,不敢公然加田赋,别创所谓经制钱,内包添酒钱、添卖糟钱、增收一分税钱、增添牙税钱、头子钱、楼店务增添三分房钱等名目 。
差役——官户、寺观户、太学生、曾应科举士人、单丁户、女户(无夫无子的女人,死后称绝户,财产入官)、孤幼户得免差役,其余民户都得充役,充保正每岁要费钱数百贯,充保长费钱百余贯,充户长费钱数十贯,不幸遭遇意外事故,费钱更无限度,连赵构也知道人民充一次役,即便破家,可是南宋役法,备极苛虐,比北宋加重一倍以上 。
商业公卖——卖盐收入最大,唐李豫大历末年,岁收盐利600万贯,占全国总收入的半数,北宋赵煦元祐间,淮盐与解池盐岁收400万贯,比唐全国盐利总数已达三分之二,赵构绍兴末年,仅泰州(江苏泰县)一处收钱六七百万贯,与唐盐利总数相等 。
南宋全年盐利收入约1900万贯,卖酒岁收约690余万贯,卖矾岁收,仅昆山一处约4万贯,卖茶岁收约270余万贯(每岁产茶1590余万斤),香料公卖,南宋始盛,赵昚时每岁收入约200余万贯 。
国内商业——南宋都市人口集中率远超过北宋,北宋赵佶时开封府户数达26万,南宋临安府赵构时20万户,赵禥(度宗)时39万户 。
外州县城下至乡村市镇,商业也普遍发展,如明州鄞县辖一镇八市,建康府辖十四镇二十余市,这种市镇的商税额有的数千贯,有的一万贯,两浙坊场(乡村市镇)1334处,岁收净利钱84万,平均一处抽税六七百贯 。
国外贸易——金、宋间陆路贸易,主要是茶叶,海上交通自南洋群岛远达阿剌伯,中国输出品是丝织物、瓷器、漆器、茶叶等,输入品是各种香料、犀角、象牙、玳瑁、珊瑚等,通商港口主要是广州、明州、泉州三处 。
明州有日本、高丽商船往来,广、泉二处专通南洋,管理通商的官府称市舶司,有时也任用外国人,宋末,做泉州市舶司37年,财产惊人的蒲寿庚,就是归化中国的大食(阿剌伯)人 。
工业火器——南宋火器进步很快,绍兴二年,陈规守德安府,用火枪破敌,火枪制法,后来金、元战争中还保存着,法用敕黄纸十六层为筒,长二尺余,装柳炭、铁滓、瓷末、硫黄、砒霜等药,用绳缚在枪头,军士各带小铁罐藏火,临阵燃放,火出枪前丈余,药尽筒不损坏,赵昀时,发明突火枪,用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子弹)燃放炮(引火线),子窠发出如炮声,射远一百余步 。
南宋边镇多设火药库,雇技术工人制造火药,元灭宋,用北人代替扬州火药库南方工人,北人不谙药性,碾硫不慎,光焰忽起,迅速延烧房屋,透入炮房,诸炮并发,声大如山崩海啸,百里外屋瓦震动,火烧一昼夜,守兵百余人全成碎片,平地坑深丈余,库外四周居民凡二百余家,无不摧毁 。
车船——宋兵攻杨,木匠高宣献车船(轮船)图样,宋官依样打造八车船一只,船两边有护车板,人夫前后踏车,进退便捷,船行极快利,后来增广车数,有二十车、二十三车大船,能载战士二三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