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调查|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历史建设之最( 二 )


纵观历史长河 , 从六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 , 到五千多年前半坡遗址木骨泥墙建筑 , 直到殷商时期初步形成中国特有的木构架体系和建筑风格 。青岛的里院 , 也正延续了木构架风格 , 木梁、木柱、木廊、木檐等彰显出传统中国建筑的古朴精致之美 。
然而 , 这也给修缮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 , “干千年 , 湿千年 , 干干湿湿两三年” , 反映的就是不同温湿环境对木材使用年限的影响 。据李勇回忆 , 由于长年累月的干湿交替 , 修缮前绝大多数里院的木制房梁都已坍塌、破裂、腐朽……而修缮工程最难的地方就是要把原来已经腐朽的、坏掉的木构件 , 照原样加工修补上去 。
“瞧!以前这个梁的梁头部分腐朽严重 , 我们就用夹板结构加固 , 再开展防虫、防火、防腐处理 。破损严重的木体也要同步更换 。”
“修缮历史建筑 , 一砖一瓦、一木一梁 , 都有各自的‘道道’ , 就像房梁上的木梁纵横交错 , 每一颗螺栓打在哪个位置 , 都有力学讲究 。”
……
李勇(左)和贾东鹏一起研究建筑工程图纸 。王冰洁 摄
在位于四方路28号的维新里 , 谈起当初的修缮经历 , 李勇滔滔不绝 。在他看来 , 要把这些历史建筑视为工艺品 , 修缮时不仅要精益求精 , 更要尊重历史 , 把原有的木构件最大程度利用 , 这种“旧” , 不仅是为了保持历史建筑本体的原真性 , 也延续了维修技艺的传统性 。
建筑修缮是“内外兼修”的工程 , 经过设计和施工 , 不仅要还原建筑外表 , 更要确保其内在的安全、合理 。现代化科技手段便能在这方面派上“大用场” , 微钻阻力仪、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仪……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 , 使历史建筑检测技术从表层探测向深层分析过渡 , 无损检测精度有了很大提高 , 进而成为历史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延年益寿的重要支撑 。
工匠大赛中 , 还将历史建筑的墙面修缮工艺 , 作为竞技专项之一 。
先上好粘结抹灰层 , 将白灰、水泥、细沙以一定的配比调成晃晃灰 , 再用专用刷蘸取后对着“皮灰”墙面一点一拉 , 依靠晃晃灰的塑性及粘结力顺势拉出一个个立体花毛 , 勾勒出建筑外墙面的艺术性装饰 。这种工艺就叫点晃晃 , 名字取自青岛的方言 , 操作起来十分考验工人的耐性和稳定性 , 只有始终用力均匀 , 才能排列自然、富有美感 。
“点晃晃、扒拉石这些都是青岛地区独有的工艺 , 看上去简单 , 其实需要很多道工序 。”张福秀是去年工匠大赛的获奖参赛者之一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一面墙的外部修缮就要经过近十道工序 , 有时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 往往需要将各类原料适配至少几十次 , “只要肯花心思 , 总能找回历史建筑最初的模样 。”
【青报调查|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历史建设之最】不久前 , 青岛首次里院建筑全面普查顺利完成:青岛现存里院建筑370处 , 全部位于市南、市北两区 。截至目前 , 已完成修缮活化利用的有176处 , 正在开展修缮的104处 , 已纳入修缮计划的15处 , 其他75处将根据老旧街区改造等工作适时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