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鱼鸟共舞林水相依 中国之最大有哪些图片( 二 )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湖周河流 。过度捕捞加之生态环境破坏,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在2000年左右降到历史低值,仅存不到3000吨 。近年来,通过拆除拦河坝、修建洄游阶梯、加强管护等手段,其资源蕴藏量不断提升 。
“但在自然状态下,雄鱼精子只能存活20秒左右,自然受精成功率仅有2‰,仅靠自然恢复,难上加难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副主任祁洪芳1989年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青海湖裸鲤的繁育工作,她介绍说,“依靠增殖放流,人工向入湖河流中投放裸鲤幼体,能更有效地增加种群数量 。”
只见她站在河水中,熟练地挑选发育到性成熟阶段的雄鱼和雌鱼,轻轻挤压腹部收集精子和卵子,使之结合为受精卵 。经过150个小时的悉心照料,受精卵便可孵化为鱼苗,祁洪芳习惯称之为“水花” 。次年6月份,“水花”长成10厘米左右的幼体,便可开展放流工作 。
“青海湖裸鲤对水流速度十分敏感,能感知到‘祖先’的河道,布哈河、黑马河等河流中都形成了特殊的品群 。”祁洪芳告诉采访人员,“因此,为了遵循自然规律,从哪里采集的受精卵,孵化成功后就要投回哪里 。”
据统计,2002年起,救护中心累计投放人工繁育的青海湖裸鲤2亿多尾,其资源蕴藏量由2002年的2600吨恢复至2022年的11.41万吨,数量大大增加,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
这些数据的获得,离不开祁洪芳率队开展的渔业资源监测工作 。2005年的一天,她和同事乘船深入青海湖取样,突如其来的狂风使船撞上礁石搁浅,船舱里进了水,所有人乱作一团,祁洪芳急忙安排大家穿好救生衣,站到甲板上,最终在渔政执法人员的帮助下,才脱离险境 。
“工作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正如青海湖裸鲤洄游一样,水流再急,也要力争上游,我愿做好湟鱼的‘助产师’,为建设‘大、美、净、好’的青海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祁洪芳表示 。
护水——
“水生态研究这件事,值得一辈子去做”
近年来,青藏高原暖湿化趋势持续,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淹没了大片湖滨草原 。这片土地富含的氮、磷等元素逐渐释放,加之水深较浅,阳光直射湖底导致温度升高,就变成了刚毛藻生长的天然“温床” 。
“刚毛藻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其一旦死亡漂浮,就会腐败变质,污染水体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赵邦明说 。
针对刚毛藻季节性爆发的情况,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管理局采用“机械 人工”结合的模式打捞,可来年同一片水域,又会长出刚毛藻 。“刚毛藻得边治理、边研究,首先就要掌握每平方千米的生物量 。”赵邦明回忆说,他和同事们拿着60厘米见方的篮子,强忍着恶臭,一点点测算出了准确数值 。
紧接着,管理局与专家相互配合,进一步了解了刚毛藻特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气温降低,刚毛藻的生殖细胞会转化为厚壁孢子,次年气温回升后萌芽,因此我们增加了秋季的打捞量,以降低次年的初始生长量 。”赵邦明介绍,“此外,刚毛藻需要附着在原生基质上才能生长,我们通过切除水下植物和覆沙的办法,干扰其在原生基质上着生 。”
据了解,2018年起,青海省累计投入9500万元治理刚毛藻,在青海湖新生淹没区面积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刚毛藻水华面积持续缩小,取得了显著成效 。
刚毛藻打捞完毕,如随意堆积在岸上,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刚毛藻如何资源化利用是一直萦绕在赵邦明心头的难题 。在管理局的积极对接下,赵邦明和同事们联系了有机肥加工厂,使刚毛藻成了制作新型有机肥的重要原材料,经测试发现,肥效较一般有机肥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