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眼中的家乡 中国之最小学讲义( 三 )


这个灶台总让想起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年迈的外公和外婆 。它就在那里 , 默默地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 温暖了我们的胃 。
去年 , 小舅公家的房子重新翻修了 , 看起来光鲜大气 , 处处彰显时代的气息 。可是 , 厨房里的土灶台没有了 , 这让我的心空落落的——灶台里那橙黄的火苗欢快的“噼啪”声 , 一家厨房香飘邻里 , 围坐灶台前一起烤火聊家常的情景 , 已经成为封存的记忆 。
这几年 ,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 小渔村也悄悄地随着时代的脚步发生着改变 , 体验幸福感方式随着社会的迁移而改变 , 村里的楼房越来越多 , 家里的私家汽车也多了起来 , 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便利 。而数码科技时代的步入 , 我们正享受当下高铁的速度 , 支付宝便捷 , 网购的直销 , 共享的互利 。
我有幸见证了生活的变迁 , 这种变迁一直在我心中纠结着 , 割舍着——在时代的烙印里 , 我仿佛看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中 , 人类从洞穴时代向文明时代进程的必经之路 。或许人类文明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寻求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存留下来 。
我们子孙后代所谓的家乡会有新的定义 , 乡情与亲情会有更新的方式呈现 , 会变得更宏大 , 会更包容 。都市里异乡人 , 会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 那些南归的燕子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家!
(指导老师:孙淑蓉)
——————————
故乡的灯
孟畅阳 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高三(6)班
每当夜幕笼罩这座城市 , 黑暗便会被城市耀眼的灯光驱散 。
车水马龙的路上 , 流光如艳阳洒在波涛上 , 点点金鳞随浪花跳动着 , 人们穿梭于霓虹璀璨中 , 游走在火树银花间 , 黑漆漆的楼房被万家灯火点亮 , 虽是夜晚 , 亦如白昼 。风起了 , 晚风安抚整座城市躁动的心 , 点点星光 , 几处蝉鸣 , 悄悄地 , 它沉睡了 。这无边的静寂中 , 唯路边的街灯还亮着 , 照着每一位匆匆归家的人 。
童年的夏天是对无忧无虑的享受 。仲夏的傍晚 , 老街两侧的巷子中 , 老人支一张马扎儿 , 坐在槐树下 , 扇着蒲扇 , 乘着凉 , 谈着那些大人的话 , 看着眼前的孩童嬉闹 。那些孩子 , 不时藏在树后 , 躲着那个当“鬼”的倒霉蛋;不时跳进草丛中 , 寻觅着草窠里个头最大的蚂蚱;不时抄起木枝 , 耍着电视里“齐天大圣”的拳脚 。我亦会参与其中 , 但身后需要父亲的陪同 , 只有夕阳余晖打在父亲壮硕的身躯上 , 我看到投下的那个高大的影子 , 才会安心地玩耍 。
斜阳渐落 , 街灯亮起了泛黄的灯光 。见路灯亮了 , 爷爷便起身拎着马扎儿 , 点起门前的那盏门灯 , 向我喊道:“天黑喽 , 要下蚊子了 , 该回家睡觉了!”我听到召唤 , 便抓着父亲厚实的手 , 朝着那盏暗黄的门灯走去 。
这个习惯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 , 乃至今天 , 无论是谁要晚出 , 门前会始终有盏门灯 , 时刻明亮着 , 温暖着每一位归家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