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眼中的家乡 中国之最小学讲义( 二 )


城市之窗——广告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 , 一个话题曾被拿出讨论——“孩子们眼里什么东西最贵” 。孩子们给出的结果 , 让所有人备感意外 , 不是“爸爸妈妈的爱” , 不是玩具 , 而是房子 。大人们工作的压力 , 会在不经意间让孩子们知道 。将漫天的房产广告和手机里的热销信息看在眼里的 , 也不只是成年人 。
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氛围 , 渗入到了常见的广告中 。大街小巷里“??网校”的宣传单 , 一进电梯就开始循环播放的“上网课用?辅导 , 做练习用?题库” , 总是令人莫名就感到被“洗脑” 。
久而久之 , 心理上也多少发生了些微妙的转变 。笔者家离学校不远 , 也算是所谓的学区房 。小区电梯的某个辅导班广告上用大字写着 , “中高考 , 每一分都很重要” 。每一天上学 , 看到那个颇为醒目的广告 , 都不由自主地心里一颤 , 随后打起鸡血 。家门口常见的某个奶粉的广告词也要蹭一波学习的热度 , 大意为:为了孩子的未来 , 开发孩子的智力要趁早 。让笔者这个大龄儿童动了亡羊补牢、想去喝奶粉补智商的心 。甚至就连“双11”的广告 , 都是有关错题打印机的……
广告映射着时代的热点 , 城市的心情 。而要想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 , 即使是作为孩子也并不容易 , 因为就连广告都在提醒着我们 , 时刻努力 。
曾经有人提出一个关于“身份认同感”的实验:对于参与调查的人提出一个问题 , 给到多少钱时他们能够放弃自己的家乡归属 。结果证明 , 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是哪里人的这个问题远比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要在意许多 。就算有人真的愿意在口头上放弃承认自己的家乡 , 但谁人也无法探知他的内心是否真如话中所表现出的那般坚硬 。
在家乡 , 有迷茫 , 有抬眼望不到尽头的苍穹 , 也有年少时收获的欢喜 。前18年的青春 , 多少个咬紧牙关拼搏的日夜 , 都烙在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多少年后 , 或许这些都将成为被留住的记忆 。
《我和我的家乡》对于每个人而言 , 都是一部永远没有结尾的电影 。
未完 , 待续……
(指导教师:周璇)
——————————
消失的土灶台
曹显 浙江省杭州市文晖中学807班
我的小舅公是一名渔夫 , 憨厚朴实 , 一辈子没有读过书 , 住在江南临海的一个小渔村 。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去他那里小聚 。村里有古朴的石板凳和百年老树 , 用海石子累积的房屋 , 房顶上爬满茂盛的爬山虎 , 墙角上长满墨绿的苔藓 。舅公祖祖辈辈就是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这里也伴随着妈妈童年的时光 。
小舅公家厨房里有一口七星灶台——那口灶台在我妈妈记事的时候就有了 , 舅婆每天都用它烧饭 。这口灶看起来十分简陋:是用砖围砌起来的 , 外面罩上白瓷砖 , 就像一个椭圆形球上面挖了一个大洞 , 旁边有3个小小洞是用来添加干柴的 , 侧面边上还有3个大洞用来储备干柴和煤球 。这么多年过去 , 整个台面已经被烟火熏得很黑了 , 白瓷砖褪色 , 很难看出它最初的颜色 。
每次走近厨房门口 , 烧糯米饭散发出的清香就扑面而来 , 并一直萦绕在厨房里 。灶台里跳动着橙黄色的火苗甚是好看 , 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每次锅里的菜熟了 , 舅婆都用灶台的余温 , 温热其他的菜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