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浦口火车站旧址浦口火车站一般指本词条
浦口火车站旧址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占地面积20公顷,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民国三年(1914年),浦口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是连线平津冀鲁豫皖等11省的重要交通枢纽;1968年10月,随着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浦口火车站停办客运;1985年,恢复部分客运,并更名为“南京北站”,站场货运业务不断扩大,站场规模不断扩建;2004年10月,停办客运 。
【浦口火车站旧址】2013年5月3日,该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浦口火车站旧址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所处时代:近现代
占地面积:20公顷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705-5-098
历史沿革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5月18日,清政府分别向英国、德国银团借款980万英镑;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动工兴建津浦铁路;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成;民国元年(1912年)黄河大铁桥建成后,津浦铁路全线通车 。
文章插图
浦口火车站旧站房民国三年(1914年),浦口火车站和其附属建筑于竣工交付使用,浦口火车站成为连线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浦口火车站的客运暂时停止 。1985年5月,浦口火车站恢复客运,开通了到齐齐哈尔、成都、兰州、徐州、新沂和连云港的列车,并更名为“南京北站” 。2004年10月,浦口火车站客运正式停止运营 。建筑特点浦口火车站,为老式英式建筑,三层砖木结构,米黄色外墙,红色大屋顶 。伸出直通月台的单柱伞形长廊和连线轮渡码头的拱形雨廊,连线着一座3层米黄色的主楼,红色的屋顶上写着“南京北站”四个大字,主楼正对面的广场上还有一座专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灵柩停放处所建的“中山停灵台” 。浦口火车站的特点就在于候车大楼、月台、雨廊、售票房、贵宾楼、高级职工宿舍等主体及配套建筑,都被系统性地保存下来,堪称最完整的“百年车站” 。房屋顶是青灰色的机平瓦,外立面是土黄色的水泥砂浆粉刷,具有类似“小二楼别墅”的形制 。浦口火车站建筑中的月台、雨廊等附属建筑,採用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 。
文章插图
浦口火车站站前雨棚文物遗存浦口火车站在经历了日军侵华的炮火和“文革”中的特大火灾后,主体建筑基本保留,其中,站房楼内木结构的楼梯楼板更换了三分之二,现有三分之一保留了昔日的面貌 。主楼的候车厅大门关闭,窗户被墨绿色木板封死 。浦口火车站遗存文物主要包括主体大楼、中山停灵台、贵宾楼、电报房等四处,其余设施还包括:电厂、高级职工住宅楼、火车轮渡桥、机车仓库等 。历史文化民国七年(1918年)冬,朱自清去北京上学,在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写下《背影》 。
文章插图
浦口火车站旧址外景民国八年(1919年),孙中山在《建设》杂誌上发表《实业计画》一文,认为交通运输必须放在近代工业首位,把浦口火车站列入建设重点 。民国九年(1919年)春,毛泽东送湖南留法学生去上海,在浦口火车站丢失了一双布鞋,陷入困顿,幸遇老乡,解了燃眉之急(斯诺《西行漫记》) 。民国十七年(1927年),郭沫若在浦口火车站中转渡江,到南昌去寻找革命同志 。民国十九年(1929年)5月28日,装运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的火车通过津浦铁路从北平运抵浦口火车站,在这里稍作停靠后通过浦口码头过江,最后安葬于中山陵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邓小平和陈毅由合肥到达浦口火车站,当夜过江,驱车进驻总统府,迎来南京解放的曙光 。影视取景浦口火车站因保存完好,清末民初的风貌,吸引了大批影视剧组来拍摄外景,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濛濛》、《孙中山》、《国歌》、《金粉世家》、《北平小姐》等民国题材影视均在取景 。保护措施2004年,南京市文物局对浦口火车站旧址进行环境整治 。2006年,浦口火车站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明确保护对象的有:主体大楼、中山停灵台、贵宾楼、电报房等四处 。其余设施还包括:电厂、高级职工住宅楼、火车轮渡桥、机车仓库等 。2010年8月18日,南京市规划局对《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进行公示,包括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将被修缮保护 。2013年5月3日,浦口火车站旧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3年10月,南京市政府在此列碑介绍了这座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风貌区 。2015年7月,根据《现代快报》报导,浦口火车站旧址的主楼和售票处会被打造成火车文化展览馆,游客可以进去参观,外立面也将改为青砖色 。2017年3月19日,浦口火车站旧址开始动工改造 。旅游信息浦口火车站旧址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津浦路30号(近义和庄村) 。浦口火车站旧址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