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种蘑菇卖煤球,到写代码做云原生( 二 )


她,从种蘑菇卖煤球,到写代码做云原生

文章插图
硅谷:研发是爸爸,女程序员占 25%,程序员群体平均年龄近 40!
在硅谷,进入 21 世纪后,以开源 LAMP (Linux//Mysql/Php) 为代表的软件栈催生了博客 CMS、电子邮件、社交和成熟的支付软件的崛起,加速各行业的线上化,独立网站、电商、和各类的 SaaS 产品百家争鸣,随着 AWS 的普及,和的异军突起,微服务化开发的逐步采用,大家发现,软件开发从写代码,到代码上线被用户使用这个过程,变得越来越难 。于是,除了大厂外,很多帮助提升软件交付效率和质量的独立厂商出现,后续发展成为 CI/CD,Infra as code,玩家 。从业务开发到基础软件,研发工程师成为所有数字化企业中的最高价值人群,毫无疑问的“爸爸” 。
研发这个高智商人群,在国内很多企业绝对不是爸爸
相比硅谷,国内的互联网化更加迅猛,场景也更加复杂多样,一方面大体量业务场景更多更碎片化;然而,国内早期的软件领域起步晚,且长期基于闭源体系,缺乏开源开放文化,开发工具和方式都很老旧,效率低下,即便在一线大厂,常听工程师抱怨「写代码 5 分钟,发布 2 小时」 。适合于硅谷相对单一场景的硅谷技术,并不能在国内企业简单地套用 。几个因素叠加,导致国内企业开发迭代压力极大,老板和业务都在向研发要生产力;996、大小周盛行,大厂程序员晚上 11 点以后下班比比皆是,这个男性占 90% 以上,平均年龄只有 20 几岁的高智商人群,已经开始焦虑 。
我们创业,能为工程师做些什么?
成立前,Landy 还在七牛负责 6 大云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微服务体量大、复杂性高,无论硅谷还是国内的工具,即便玩出花来,都搞不定开发测试所需的环境一致性问题 。为了交付客户,工程师们加班调试,上门调试,甚是疲惫 。彼时,正迅速崛起,Landy 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的能力提高微服务验证效率,实现代码的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经过各种尝试,小试牛刀后效果非常好,工程师们逐渐从重复搭建验证代码所需的基建中解放出来 。后来,当这些曾共事过的工程师们再见到 Landy 时还会调侃道:「没有倩姐的保护,我们研发,经常感觉在裸奔」 。
没有倩姐的保护,我们研发,经常感觉在裸奔
白手起家,如何让头条、腾讯大厂买单?
To B 创业,没融一分钱,可能吗?虽然这两年我们的最主要客户是头条、腾讯、七牛这样的头部大厂,但回想起来,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一股脑地只想着和巨头谈合作,当时的想法更多的是先活下来:基本是哪家给钱,我们服务哪家 。幸运的是,Landy 过去 10 年在国内云计算厂商、尤其是在七牛的耕耘为她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用她的话说就是:「真枪实弹,先搞定内部」 。只有真正做出点成绩获得内部认同之后,才有资本向外延展,到时候外部自然有人想和你交流,而机会就此而生 。
我们的大多数早期客户,都是因为业务线的快速发展导致他们对外寻求帮助,找到在创业的我们,展开对话,挖掘合作方式 。本文不讲案例细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产品创业,但为了生存,一开始更多的是以咨询切入,帮助客户发现问题,这比一开始就硬上产品,企业更容易接受 。比如,当时字节跳动的飞书产品即将问世,工程师团队迭代压力很大,当我们发现集成测试环境不稳定的痛点后,正好是 Zadig 擅长的痛点之一,立刻提出用 Zadig 进行 POC(Proof of ),几天时间 SRE 工程师将其关键服务成功部署并跑通到 Zadig 系统,在飞书研发人员几乎毫无感知的情况下,为其提供稳定的集成测试环境,提升迭代效率和质量,加速上线;在成为其正式供应商后,Zadig 团队积极响应飞书需求,3 个月内密集迭代近 70 个版本,在服务了飞书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 Zadig 产品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