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八路诸侯在讨伐董卓战争中的不同表现( 二 )


然英雄的风采却也是时常通过一些龌龊小人的举止言行映衬出来 , 这不果然就有一些小动作开始在其他诸侯处冒出来了 。且说那诸侯阵营里有个济北相鲍信 , 见孙坚当了先锋 , 居然怕他夺了头功 , 暗自里派其弟鲍忠带了马步军三千抄小路提前赶到到汜水关 , 结果被刚刚来到汜水关镇守不久的董卓部将华雄斩于马下 。这场讨伐董卓战争的第一个开门红就这样亮在了董卓一边 。
人一扎堆 , 内部的问题就接二连三地来了 , 然而这也正是一个考察众人真正素质的难得机会 , 毕竟关键时刻始见人心 。话说孙坚在汜水关一面苦战 , 一面派人到袁术那里催粮 。却不想那袁术竟听信了手下人的所谓良策 , 认为孙坚乃江东一猛虎 , 若让其打破洛阳杀了董卓 , 正是除狼而得虎也 。于是 , 袁术不发粮草 , 想让孙坚的军队不战自乱 , 这真是所谓盟友的背后一刀啊 。当整个故事看到这里 , 心里头就已经开始对这个所谓的诸侯联盟的事业隐隐担忧了 。不出所料 , 孙坚营中因缺粮而导致军心慌乱 , 结果被华雄趁夜劫了寨 , 不幸大败 。东方诸侯们的首轮赶考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
当孙坚的败绩传到诸侯大营 , 袁绍感觉锐气挫动 , 问计于众诸侯下一步该当如何时 , 竟然诸侯并皆不语 。此时此刻 , 却惟有站在公孙瓒背后的当时并不属于诸侯之列的刘关张三人在那里冷笑 , 一股英雄气就在这一被人忽视的角落回荡 。果不其然 ,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 关羽的英雄本色立马就在下一轮大考也即如何应对华雄挑战的那一轮博弈中尽显出来 。华雄确实勇猛 , 接连快刀斩乱麻似地斩了袁术的骁将俞涉、韩馥的上将潘凤 , 令众人大惊失色 。正当袁绍一个劲地叹息自己的上将颜良、文丑不在身边时 , 关羽在这个关键时刻露脸了 。
关羽的毛遂自荐竟然也在众诸侯中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袁术了 , 居然就因为关羽仅是一名马弓手而要叫人将其赶出帐去 , 此君实在是心胸闭塞 , 眼光偏狭 。然在此刻 , 曹操不拘一格的用人胸怀在小说的演绎中欣然登场了 。曹操力挺关羽 , 认为关羽既然在这个大场面主动请缨 , 必有真本事 , 建议给予机会 。作为盟主的袁绍呢 , 尽管态度不那么偏激 , 但也基本倾向于认为若使一弓手出战 , 必被华雄所笑 。可见作为当时汉末士族势力代表人物的袁氏兄弟 , 其思维毕竟受限于门户之见 , 这一点落实到用人方面是大大影响了其今后的事业发展 , 此点已是后话就先暂且就此打住 。
正当这些诸侯大佬们还在纠结于应不应该派一马弓手出场迎战的关键时刻 , 关羽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坚强意志 , 并提出若斩不了华雄甘当军法处置 。关羽的主动出击赢得了曹操的青睐 , 也是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次展现武功于华夏的极好机会 。曹操更是叫人备了一份热酒 , 最终成全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一个美谈 , 这也是关羽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建立的第一个扬名天下的功勋 。我想在当时的整个大营里 , 对关羽来讲 , 除了结义兄长刘备 , 曹操应该是他最大的知音了 , 毕竟英雄识英雄 。
关羽斩了华雄后 , 张飞备受鼓舞 , 也公开站出来建议大家赶紧乘胜杀入关去 。此刻又是袁术气急败坏 , 不能容忍一个县令手下的小卒竟敢如此耀武扬威 , 也是叫人将张飞也赶出帐去 。此刻又是曹操阻止了袁术 , 并认为得功者受赏是不分贵贱的 。为了担心引起诸侯间不必要矛盾的加深 , 曹操叫公孙瓒暂且带刘关张三人回寨 , 并在事后派人送酒肉来抚慰刘备兄弟 。通过这一系列的不同表现 , 我们基本上已经感受到了所谓诸侯们的不同境界 , 其将来事业成果的迥异不也就是决定于这些因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