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文章插图
1、度:小儿初生之时 。
2、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3、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
4、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周晬,指婴儿周岁 。
5、孩提:指2——3岁的儿童 。
6、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
7、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
8、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
9、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
10、幼学:十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
11、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
12、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
13、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
14、结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
15、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
16、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
17、二八:为16岁 。
18、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
19、加冠:指二十岁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
20、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
21、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 。克壮:正当壮年 。古代三十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
22、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
23、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24、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
25、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
26、还历寿:61岁的寿辰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
27、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
28、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
29、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
米寿:指88岁 。
30、上寿:九十为上寿 。
31、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
32、上寿:百岁 。期颐之年:指百岁 。
33、茶寿:指108岁 。
34、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