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魏晋行书,王羲之开文人书法先河;王献之,“破体”先行者 历史上王羲之最高的书法

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高峰是魏晋,而魏晋之书体代表和最高成就在行书,当然包括行楷和行草

马宗霍先生评价晋人行书时说:“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 。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所谓一代之尚也 。夷考其故,盖有三焉:一则时接汉魏,诸体悉备,无烦极虑,便可兼通 。择要而从,尤易专擅,不独为之华藻也……一则隶奇草圣,笔迹多传,服拟有资,师承匪远,酌其余烈,自得新裁……一则俗好清谈,风流相扇,志轻轩冕,情骛皋壤,机务不以经心,翰墨于是假手,或品极于峰杪,或赏析于毫芒,至乃父子争胜,兄弟竟爽,殚精以赴,疲神靡辞,以此为书,宜其冠绝后古,莫与抗行矣 。”这里对帖学的概括是比较全面的 。这段比较经典性的论述,多为后世所看重 。他的论述阐述了几个重要信息:一是揭示出晋人书法之高妙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代表晋代艺术之最高成就;二是论述了晋代书法接汉魏之余烈,后出转精,有所凭依;三是论述了玄学对书法风格的影响,道家思想促成了尚韵的风气;四是反映出当时重视书法的风气 。所以,刘熙载评右军书以八字概括“力屈万夫,韵高千古”颇有说服力 。魏晋玄学的兴起,追求简约玄淡,超然绝俗之美是其共同的特点 。
行书在晋成为最流行的书体,与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以信札互通信息有关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晋代禁碑 。既然不许立碑,刻碑的正体使用较少 。后世所宝晋人迹,唯有缣和纸两种 。而缣和纸又最能体现真书和行书的魅力,相得益彰 。而那种大书深刻、古厚渊懿的汉魏风骨,被晋人转化为轻灵曼妙的行草风流 。马宗霍评价说:“晋人书以韵胜,以度高 。夫韵与度,皆须求之于笔墨之外也 。韵从气发,度从骨见,必内有气骨以为之干,然后韵敛而度凝 。徒以韵胜,则韵浮于气矣 。徒以度高,则度离于骨矣 。”马氏已经意识到,晋书尚韵,化实为虚,如果没有内在的“气骨”作底,很容易走向反面,字体华丽绮靡甚至轻佻放肆,而无古代沉潜渊厚之气息 。马氏在卷六中提醒后人:“晋书虽工之极,而实卑之始;虽盛之极,而实衰之渐”,可谓洞达之至 。这也指出了后世学王羲之徒拟其形而未得其神的病症 。魏晋行书书法的特点如下 。
一是群体书法世家和书法教育相互促进,尺牍风流成为时尚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特征是家族制 。所谓“门阀土族”,指的是那些门高第阔、世代官宦之家,或日“阀阅世家” 。他们享有特权,按等级分配权力,建立了牢固的统治秩序 。虽然在社会发展方面起了阻碍作用,但在书法方面却是甚有功劳 。许多书法大家出自名门望族,如王羲之家族三代人中就有22名书家著称史册 。六朝时期的庾、谢、郗、萧、崔、陆、卢等大家族也出现了许多名家,可谓群星灿烂,蔚为壮观 。
与汉末的“草书热”相比,晋代的“行书热”毫不逊色 。从东汉以来日渐流行的行书,名家辈出,并形成了承传派系,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形成了较好的社会风气 。而到了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对士族的保护,使这些社会上层累世为官,积累了大量财富,为书法的教育和交流、收藏奠定了物质基础 。魏之钟繇“古雅有余,幽深无际”,西晋的卫氏家族“四世家风不坠”,为东晋“二王”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卫瑾的“草稿书”和钟繇的行书一样,用于书写尺牍,也可以说是“相闻书” 。草书尺牍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明帝令刘睦“作草书尺牍十首”;曹魏时期文帝命刘虞“通草书” 。楼兰遗址发现的魏晋文书,就有许多草书尺牍 。这些现象表明,魏晋时期的士流阶层盛行行草尺牍,用以显示风流和才艺,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