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克里特岛,到底能为德国的地中海战场带来什么样的战略优势呢?对此后世曾经有一个大胆的推想 。
即在克里特岛取胜后不久,隆美尔的非洲军成功挫败韦维尔的优势进攻,地中海重要的深水港托布鲁克得到稳固,昔兰尼加也易手德军 。假设,德军经过必要的修整,以克里特岛为基地,继续用同样的战术攻占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 。这时的克里特岛、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一线就形成了一把贯穿地中海的利剑,直插英军的地中海生命线 。而隆美尔需要的补给则会源源不断送到非洲,进而从海上直接威胁到埃及和西亚地区,同时隆美尔的非洲军的攻势,就可以轻易将英军赶出地中海 。土耳其和西亚的叙利亚、伊拉克的亲德势力就会顺利掌权,从而脱离英国的控制 。利用这种优势,最后在西亚地区彻底战胜英军残部将易如反掌,由此德国从波斯湾到北大西洋这一宽广南翼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 。即便发动对苏作战,也可以从高加索地区呼应A集团军群的攻势,从南北两线夹击苏军 。另外,从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到黑海和从波斯湾经陆路到里海这两条海上运输线还是苏联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也是未来的对苏战中苏联接受盟国运送物资的重要生命线,封锁此路也是绞杀苏联的重要一招 。
实现以上设想至少还需要在地中海投以重兵鏖战一年才可实现,在此之后倘若再着手筹划进攻苏联,斯大林即使再弱智也能看得出德国的下一步棋 。继续按上述设想推断,德军毫无突然性的进攻将会迎面遇到再次经过一年宝贵准备时间的苏军,德军就算再加上外高加索的非洲军,也难以取得超越历史上苏德战争的战果 。相反,德军迟到的进攻甚至还会正中斯大林下怀,苏联将在成功瓦解德军攻势后,籍此战争借口实现策划以久的进攻德国、染指欧洲的图谋 。
1940年德国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已远远超过西方世界的任何一国,战略变数极大,因此这也是德国对自己的未来最迷惘的一年 。对英国作战有些犹豫不决,直接进攻苏联又有两线作战之患 。最后希特勒在这一年作出了最费解、也是最难以评判的选择 。当德国的战争阴错阳差地进行到1941年,摆在德国面前的选择实际就已很明晰 。要么是采取保守战略,按照上文的构想继续在北非和中东谋求发展直到最终压制英帝国,最后在斯大林苏联的阴影下固守欧陆,如此一来第三帝国倒很有可能象古罗马帝国或波斯帝国那样维持下去 。但这种设想是完全不符合希特勒的性格的,而且也违背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的某些初衷,因此这种设想太过于主观,应该被排除;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沿着1940年所作的战略伪装,继续按计划进攻苏联 。闪击巴尔干实际上是稳固南翼、伪装攻苏兵力调度的一石二鸟之计,而克里特岛则是为未来的战争所作的伏笔,纯属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 。因此对于克里特岛后来的使用问题,后世对希特勒的指责完全是没有理由的 。
1943年7月17日,希特勒在克里特之战的授勋招待会上,曾对斯图登特说:“克里特之战证明伞兵时代已经结束 。伞兵是一支完全依赖突然性的兵种,但现在这个突然性的因素已不存在 。”希特勒这个悲观的判断就将德国伞兵打入冷宫,断送了这种全新的战法在德军的继续发展,对此希特勒确有难以推卸的责任,而这实际上才是克里特岛之战对德军造成的最直接的损失 。美国作为这场战斗最冷静的旁观者,实际上它们从这次作战中的得到启示也是最大的 。美国驻埃及武官邦那·费勒斯少校在他那篇关于克里特岛之战著名的报告的开头,用最美妙的描写为德军的克里特岛之战作了完美的总结 。
- 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参加的战役主要有哪些
- 百日攻势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 涿鹿之战简介:中华文明史上第一次大型战役
- 摄影师用20年时间,拍摄世界上最穷的国家,结果让人意外 东京奥运会花费历史之最
- 老山战役的起因是什么老山战役简介
- 第一次克里木战役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 蒙古第一次西征过程简介蒙古第一次西征最后的结果如何
- 料罗湾海战的结果怎样?明朝打赢了吗
- 朱高熙想效仿老爹篡位结果却以惨死告终
- 618巨屏电视战役打响,海信电视E8是我眼里的百吋音画之王 中国之最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