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稍紧平衡” 市场很欢迎 品牌“很捉急”

对于“稍紧平衡”的极端重要性——尤其在经历前几年高目标压力下的“宽松饱和”之后 , 整个行业的认识与态度从过去自上而下的总体要求深刻演变为自下而上的自觉主动——日子好过的时候 , 显不出“稍紧平衡”的好来 , 过了苦日子 , 方才知道“稍紧平衡”有多重要 , 把“稍紧平衡”写入“七个坚持” , 既是产业层面的再次强调 , 亦是来自市场的民意还原 。

重回“稍紧平衡” 市场很欢迎 品牌“很捉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更大的背景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 围绕建设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 , 加快推动中国烟草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做到“稍紧平衡” , 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也是“紧紧抓住行业总体运行向好的窗口期”的基本前提 。历史的经验更告诉我们 , 凡是“稍紧平衡”得到认真坚持的时期 , 就是行业发展比较好的时期 , “稍紧平衡”出了问题 , 行业也会非常被动 。
我们这个行业有一千条理由把“稍紧平衡”搞好 , 没有一条理由把“稍紧平衡”搞坏 。
也正为有这样的过程和经历 , 行业上下对于“稍紧平衡”有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共识 , 并首先表现为“三去一降一补”足够的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 , 坚决拧紧生产的龙头 , 继2018年销大于产133.9万箱之后 , 今年开年后的目标安排、生产组织 , 包括“坚决完成压缩卷烟工商库存80—100万箱、压缩卷烟社会库存20万箱左右”的运行调控 , 都在延续“紧”的思路 。
另一方面 ,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情况看 , 在“紧”这个大的前提下 , “稍紧平衡”在技术上又有了新的提高:一个从阶段性过渡向常态化 , 以前是直到目标有底才会动起来 , 现在“紧”的均衡性有了明显的改进;二是“紧”的技术更加精细化 , 从市场、品牌、客户、时间等多维度精细操作;三是从行业计划“紧”传导至到市场资源“紧” , 市场基础、品牌状态有了更好保证 。
然而 , “稍紧平衡”只有进行时 , “紧”的现在并不能确保“紧”的质量 , 更不代表着“紧”的将来 。
一个是“稍紧平衡”的基础还很脆弱 , 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痛 , 看着今天日子稍微好过就觉得市场基础稳了、品牌状态好了 , 又指望着能大干快干 , 只要稍微加大放水就会冲破现有的“平衡”状态;另一个是不同区域、不同市场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导致了“稍紧平衡”从标准到执行的尺度不一、标准不一、节奏不一 , 形成了局部的不“紧”或者过“紧” 。
更重要的是 , 面上的“稳”与点上的“进”、商业的“稳”与品牌的“进”、总量的“稳”与结构的“进”之间呈现出新的突出的矛盾 。增量分享时代 , 即便有“稍紧平衡”的总量调控 , 但不过是多一点少一点、快一点慢一点的区别 , 但现在进入“存量维护” , “稍紧平衡”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竞争的升级和压力的放大 , 既要维护自己的存量 , 又要争夺别人的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