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寺( 三 )


清净寺

文章插图
平台上原来还有一座富有伊斯兰特色的拱形圆顶小亭 , 名曰“望月亭” , 供伊玛目、阿訇率众乡老登台望月时休憩 。望月台上之亭、塔 , 均毁于明万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大地震 , 万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姜志礼、知县李侍问捐俸以助 , 清净寺教长夏日禹、教友林日耀等募缘重予修复 , 后又因长期遭受狂风暴雨侵袭 , 电闪雷击 , 尤其受地震摆动 , 年久失修而再度毁于清初 。南墙南墙临涂门街 , 全长23米 , 高6米 , 厚1.02米 , 立面于墙高1.82米处并排筑开8个长方形大石窗 , 窗孔高2.85米、宽1.80米 , 街上人们可望见里面;朝街外壁的窗顶楣各横嵌一长列浮雕阿拉伯文《古兰经》石刻 。奉天坛与门楼相联的礼拜大殿又称奉天坛 , 阿拉伯名叫“麦斯吉德” , 即叩拜真主的地方 。是穆斯林礼拜的地方 , 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 , 门楣部分雕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 。
清净寺

文章插图
奉天坛坐西朝东 , 西墙为朝向伊斯兰圣地麦加的正向墙 , 西墙上从南至北共有六个小壁龛和四座长方形门 , 龛与龛间开设高2.95米、宽1.60~1.65米的长方形大门各2个 。中部砌饰一座雕刻阿拉伯文《古兰经》的巨大尖弓宝盖状壁龛 , 伊斯兰教称为“米哈拉布” , 即穆斯林礼拜安拉的“拜坛” 。右侧放置一装“敏拜尔”(状似台阶的宣讲台)和一支长枣木杖(虎图白棍) 。坛正面为一尖拱形大壁龛 , 左右各闢一门 。东墙辟一尖拱形大门 , 高4.45米 , 宽2.25米 , 平面为横长方形 , 四壁都是花岗岩石砌成 。南墙开八个长方形大窗 , 北墙开一门 。南墙外壁窗上及室内大小壁龛上 , 均有古阿拉伯文字的石刻《古兰经》经句 。奉天坛屋顶原为巨大的圆顶 , 于明万曆年间地震中坍圮 , 留花岗岩石砌成的大殿四壁和巨大的尖顶窗户 。圆柱虽已搬移或散失 , 可是柱基、柱础却大部分依旧遗留原地 。为体现原结构风貌 , 1998年又将倒塌后四散数百年的12根石柱础及9根残柱收集重新竖立于原位 。但是殿内的设施和圆顶遗物仍埋于大殿地下 , 致使大殿现有的地面增高了一米多 。明善堂明隆庆元年(1567年)穆斯林在寺内西北角增建一间小礼拜殿 , 泉州太守万灵湖题匾曰“明善堂” , 在众多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中别具一格 , 是砖木结构的闽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间建筑形式 。初为伊玛目(阿訇)居住生活区 , 并设有厅堂接待宾客和商讨教务与登殿礼拜前后休息场所 。由于万曆年间地震 , 古礼拜大殿塌毁后无法复建 , 穆斯林不能在此举行礼拜 , 明善堂即改为穆斯林礼拜安拉的场所 。
清净寺

文章插图
明善堂明善堂多次塌毁重建 , 至1952年 , 政府拨款帮助在原址搭盖了水泥柱、木三角框架的简易瓦片平屋 , 供穆斯林礼拜 。1998年初 , 利用约旦哈哲尔先生夫妇10万美元捐款 , 重予修建 , 恢复清同治年间建筑原貌 。明善堂大门上额 , 悬挂厦门关监督唐柯三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题写横匾“认主独一” 。大门内上端挂着一匾额 , 亦是唐柯三调任山东济南道道尹后 , 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敬立的 , 文曰“三畏四箴” 。从伊斯兰教义解释 , 三畏即“畏天命、畏圣言、畏末日” , 四箴即“箴信真主安拉、箴顺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箴遵天经《古兰经》、箴行五功”;新礼拜堂新礼拜堂位于清净寺东侧 , 尖拱式仿伊斯兰文化风格 , 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 , 建筑面积478平方米 , 形制同奉天坛 , 可容纳500多人 。祝圣亭祝圣亭位于寺门及露庭的东侧、古礼拜殿正东的小平台 。立有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的《重立清净寺碑记》碑和明万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重修清净寺碑记》碑 。由于小平台被居民占筑为灶舍 , 两石碑长期隐藏于厨房内 , 不见天日 。1953年维修清净寺时 , 为保护这两块石碑 , 拆除了厨房 。1983年夏修缮清净寺时 , 又新建石构碑亭(祝圣亭)予以保护 。宣礼塔门楼的正东、寺门楼与礼拜殿之间的夹道内 , 原有一石筑七级宣礼塔 , 名邦克楼 。塔体如柱 , 高40米左右 , 是一座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的尖塔 , 可与广州怀圣寺的光塔媲美 。明代李光缙《重修清净寺募缘疏》中描绘道 , “一柱千云 , 并紫帽峰而作对 , 七级凌日 , 参开元塔为三”——指明它与东西双塔当时是泉州的三大高层建筑 。古时 , 穆斯林即将举行礼拜之时 , “穆安津”(宣礼员)登塔之最上层 , 高声讚颂真主至大、至圣穆罕默德 , 召唤穆斯林礼拜(即念邦克) 。夜间塔顶举火 , 为商舶导航 。每届秋冬 , 满戴丝、瓷、茶的商船扬帆离去;或值春秋 , 装运香料、药村的海舶驶来泉州港 , 阿拉伯穆斯林齐聚寺内、沐浴更衣 , 登塔眺望 , 诵读《古兰经》 , 祈求并赞感万能的安拉赐福穆斯林船队一路平安 。宣礼塔初为石砌 , 后来毁于明万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中 。明隆庆元年(1567年) , 泉州知府曾重建五层木塔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 木塔毁于飓风中 , 宣礼塔就此销声匿迹 。古井古礼拜大殿北墙边 , 有一口古井 , 周边围有链锁 , 水至今丰盈 , 可照人影 。古时这口古井是供伊斯兰教穆斯林前来举行礼拜之前 , 汲水净身和寺众日常饮水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