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岩

文章插图
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岩】属于SiO2含量>66%的酸性岩类中的喷出岩,其成分与花岗闪长岩相当,是流纹岩向安山岩过渡的一种岩石 。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相比,流纹英安岩的平均化学分析更接近于花岗岩 。与安山岩相比,英安岩含有较多的石英,暗色矿物则较少 。与流纹岩相比,其斑晶中石英较少,而斜长石较多 。英安岩,多为隐晶质或半晶质,斑状结构常见,也可成无斑隐晶结构 。构造除块状构造外,也可见流纹构造 。
基本介绍中文名:流纹英安岩
外文名:Rhyodacite
学科:岩浆岩岩石学
属于:英安-流纹岩类
定名流纹英安岩(rhyodacite)属流纹岩和英安岩之间的过渡种属 。斑晶有石英、斜长石和少量铁镁质矿物,含少量透长石 。基质为微晶质,构成霏细结构或微文象结构等 。在缺少化学数据情况下,无法与流纹岩和英安岩区分 。英安岩——流纹岩类的成因根据流纹岩产出的构造部位、物质成分特徵及实验岩石学等资料,已提出以下4种成因模式:①玄武质岩浆或其他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②地壳岩石的深熔作用;③岩浆混合与分离结晶的共同作用;④岩浆房内的热重力扩散分异作用 。岩石化学、岩相学及实验岩石学方面的证据都支持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产生流纹质岩浆的成因模式,但流纹岩在玄武岩分布极广的大洋环境中却十分稀少,大量的流纹质火山岩主要产于大陆地区,这表明流纹岩成因与花岗岩一样主要与大陆壳有关 。至少对于一些大规模爆发的流纹质凝灰岩来说,不可能是由玄武岩母岩浆分异形成的,因为需要非常巨量的玄武质母岩浆分异才有可能 。因此,由玄武质岩浆分异形成的流纹质火山岩的分布规模十分有限 。大部分的流纹质岩浆是由地壳岩石的深熔作用产生的,其是流纹质岩浆的主要成因 。证据有:①许多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且与地壳基底岩石一致,在化学成分上与基底岩石具亲缘关係;②在一些地区(如大陆裂谷环境),流纹岩与玄武岩构成缺少中间组分的双峰式组合,或二者在成分上存在非演化关係,表明二者不存在分异演化的关係;③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模拟计算及地壳岩石的熔融实验表明,地壳岩石的深熔作用可形成流纹质岩浆 。一般认为,流纹质岩浆是由下地壳底部熔融形成的过热岩浆,较花岗岩浆的上升能力更强,并喷出地表 。幔源玄武质岩浆的底垫作用是下地壳熔融的可能原因 。较基性的岩浆同化长英质围岩或与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岩浆显然应比流纹岩基性,因此要由这种方式形成流纹岩浆,还应伴有分离结晶作用,从理论上讲也有可能形成流纹质岩浆,但成分相当于英安岩 。我国吉林平岗地区和江西上饶地区的英安岩中含有不平衡的矿物组合和粗安质的熔岩包体,其成因与粗安质岩浆和流纹质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 。岩浆房内的热重力扩散分异作用包括热作用和岩浆对流驱动的化学作用两个方面 。一方面岩浆中的挥发组分在重力的驱动下会向岩浆房顶部扩散,在岩浆房顶部富集,伴随元素的重新分布,在岩浆房顶部形成高SiO:的流纹质岩浆层(图3—7),另一方面由于岩浆房中存在的温度梯度可使岩浆房重力失衡,产生对流,使下部未经分异的高温岩浆向上迁移,加速扩散分异作用的进行,最后形成基性程度不同(由上向下增加)的层状岩浆房 。支持这一成因模式的主要依据是:在一些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剖面上,具由下(早)向上(晚)SiO,含量增加的层序变化,反映了岩浆房中存在由上向下SiO:降低的分层,该过程得到了实验岩石学研究的支持 。也有不少人认为,岩浆房中的这种分层仍是由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 。流纹质岩浆也是多成因的 。在大洋环境,流纹岩的成因主要与玄武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关,而混染和深熔作用仅在局部地区(如洋岛)有可能存在 。在大陆区(岛弧、大陆热点、裂谷)深熔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应是流纹岩浆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可能存在岩浆混合和混染作用 。岩浆的热重力扩散作用可能在岛弧和裂谷岩浆中具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有多大尚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