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的治愈动画短片《小绳子》:唯有爱与童真,不可辜负 吉尼斯记录短绳( 二 )


在众多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中,“升华”是少数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一个人可以使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时,意味着他接纳了真实的残酷,超脱了痛苦的桎梏,走向了心智的成熟 。当ta能把痛苦的经历转化为生命的动力,也就意味着,ta有可能因此创造出更加光彩夺目的生命奇迹 。
导演Pedro Solís García便是如此,他用治愈人心的温暖故事和引人启发的留白,让更多的人获得了疗愈和自省 。
文艺作品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生活智慧的高度浓缩 。除了故事本身动人心弦以外,透过故事外的“故事”,我们亦能敲开观赏这部短片的另一扇窗户 。
02 细节描绘: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寓意深长短片只有11分钟,所以,浓缩的必须是精华 。观赏这样的短片,我们可以从细微之处探见导演的用心良苦 。
片中的两位主角,女孩玛利亚和脑瘫男孩,他们都是“特别的人” 。所谓“特别”,即不属于常态,或与众不同 。而面对“特别”的人,也就是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常常会选择掩面嘲笑或冷漠麻木——正如片中大多数人那样 。但是常态并不意味着正确 。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高明的导演从来不讲道理 。他通过细腻的细节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对待特别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 。
举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
别的小朋友都对不会动、也不能说话的小男孩嗤之以鼻,只有玛利亚跑了过去,和小男孩一起玩耍 。对于玛利亚的特别之举,小伙伴摇着头说:“玛利亚真是个古怪的孩子” 。
镜头一转,跑到小男孩身边,主动伸出橄榄枝的玛利亚,意外的发现小男孩既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她同样有些意外,但玛利亚说的是:“你有一点点奇怪” 。
一个是“古怪”,一个是“奇怪”;一个是“你是XX”,另一个是“你有一点点XX”——看似差不多,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其中差异迥然 。
“古怪”是贬义词,“真是个古怪的孩子”是小伙伴为与自己不同的玛利亚身上贴的标签 。在生活中,面对与我们“不同”的人,或者当孩子做出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时,妄下判断、贬低评判——这不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吗?
而玛利亚,她说的是:“你有一点点奇怪”——这句话里,她描述的是现象,表达的是感受,而且,还用了非常恰当而不夸张的形容词“一点点” 。
两厢对比,高下立判 。同样是出乎意料,同样是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玛利亚的回答,做出了教科书式的经典示范 。
这便是细节的意义 。短短11分钟里,台词有限,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台词中最大限度的传达导演的意图?想必答案就在这些经过细细打磨的每一句话、每一帧画面里 。从这个角度说,我似乎理解了为什么这部11分钟的作品需要打磨整整三年 。
将这个话题推而广之,我们会发现细节无处不在 。优秀的作品或是优秀的人,乍一看常常没什么特别,但仔细一品,便会发现其优秀之处,均能在细节中找到端倪 。
而将“细节”这个话题延展到生活中,同样可以解释一个永恒的教育难题: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学习了正确的理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却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就在实操中的细节把握,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粗的理论,细的应用,反应出来的是家长对道理精细的理解偏差 。
玛利亚的这句短短的台词,表现出了“不贬损、不评判、不否定”的沟通原则,以及接纳与包容的沟通态度 。
而这些,不正是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一切人际关系的核心价值观吗?
高级的深刻,不需要堆砌稀罕的名词,也不需要滔滔不绝的论述道义的原理,只需在细节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有效传达 。电影的表达如此,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