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大师朱熹:生前被冠以"伪学逆党"死后却封神

一代大儒朱熹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名人 , 世界的名人 , 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人们用这样的话来赞美他:“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20世纪70年代初 ,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时 , 毛泽东主席把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国礼赠送给田中首相 , 反映了中日双方对于朱熹这位古人推崇备至的心态 。“朱子学”在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 , 至今仍有不少学者在精心研读《朱子语类》 , 完全采用汉代“章句之学”的方法 , 从文字训诂入手 , 句读、注释、翻译 , 再诠释它的精义 。那种崇拜和严谨的态度 , 决不逊色于任何一位中国学者 。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国际学术界认为 , 朱熹是把孔孟儒学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的人物 , 他的思想在15世纪影响朝鲜 , 16世纪影响日本 , 17世纪引起欧洲的注意 , 1714年在欧洲翻译出版了《朱子全书》 。在西方汉学家看来 , 他的方法论基本上是经验主义的唯理论 。他对儒教世界的影响 , 可与托马斯·阿奎那对基督教世界的影响相比 。

然而 , 这样一位大师 , 在生前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当朝用莫须有的罪名——“伪学逆党” , 打倒在地 , 弄得狼狈不堪 , 斯文扫地 , 含恨去世 。这是善良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
何故?一言以蔽之 , 两个字:政治!
不妨从头说起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取进士 , 此后担任过一些地方官,但是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儒学 。他向程颢的再传弟子李侗学习程学 , 形成了与汉唐经学不同的儒学体系 , 后人称为理学、道学或新儒学 , 完成了儒学的复兴 。他创办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 , 培养学生 , 普及儒学 。他的道德学问受到人们敬仰 , 流传、渗透于社会每一个角落 。
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关于“理”与“气”的深奥哲理 , 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 。他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 , 正心诚意 , 修身齐家 , 治国平天下” , 加以具体化、通俗化 , 构建了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 。他编著《四书集注》 , 重新诠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使得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 。为此 , 他特别致力于编写童蒙读本 , 例如《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 , 对儿童的日常言行、生活习惯 , 提出道德规范 。比如说:

——穿衣:要颈紧 , 腰紧 , 脚紧;
【理学大师朱熹:生前被冠以"伪学逆党"死后却封神】——说话:凡为人子弟 , 必须低声下气 , 语言详缓;
——读书:要端正身体 , 面对书册 , 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 , 必须轻嚼缓咽 , 不可闻饮食之声 。
这些规矩在今天的“新新人类”看来 , 似乎过于迂腐、苛刻 , 其实不然 。如果连日常生活细节的良好习惯都难以养成 , 那还谈什么“修身齐家” , 更遑论“治国平天下”了 。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师 , 朝廷出于政治考虑 , 对他进行严厉的打压、禁锢 , 成为南宋文化思想界引人注目的咄咄怪事 。在中国历史上 , 用行政命令手段禁锢一个学派、一种学说屡见不鲜 , 它并非学术之争 , 而是排斥异己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