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诗作 潼关

潼关(谭嗣同诗作)【谭嗣同诗作 潼关】《潼关》是清末民国初年革命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蕩蕩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潼关
创作年代:清末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谭嗣同
作品出处:《谭嗣同全集·莽苍苍斋诗》卷一
作品原文潼关1终古高云簇此城2,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3,山入潼关不解平4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潼(tóng)关:关名 。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2.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3.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4.不解平:不知道什幺是平坦 。解,懂得 。注释译文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幺是坦平 。创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 。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 。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讚美之歌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 。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 。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儘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 。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 。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 。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 。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名家点评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邬国平: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讚美之歌 。末两句情景交融,寄寓着诗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清诗观止》)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中国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十一岁随父湖北巡抚谭继洵赴任,遍游西北、东南各地 。幼怀大志,能文章,通剑术,为人慷慨任侠 。甲午战后,力倡改良,鼓吹变法图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湖南创办“南学会”,办《湘报》 。宣传维新 。失败后,被捕入狱,与林旭等人一起遇害,世称“戊戍六君子” 。他的诗,风格豪迈,气势雄浑,境界恢廓,充满着积极进取爱国精神 。今辑有《谭嗣同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