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泉青瓷( 二 )


浙江龙泉青瓷

文章插图
浙江龙泉青瓷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 。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细密 。龙泉窑的制瓷作坊大多数建造在河流或溪沟两旁的山麓上 。窑匠们在山的缓坡上建龙窑,窑旁小块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窑和作坊连在一起,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树木,附近有瓷石矿,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与河流,既可为作坊提供工业用水,又可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工具将产品运往销售地 。从五代到北宋中期,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 。那些被无数人所吟咏讚叹的"秘色瓷",也正是龙泉青瓷演绎它美轮美奂传奇的开始 。南宋时期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 。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 。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就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 。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制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
浙江龙泉青瓷

文章插图
浙江龙泉青瓷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製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 。南宋龙泉窑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传承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的,如尊式瓶、鼎式炉等 。人们在审视这些玲珑隽秀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时不免要发出惊叹,它们身上带着太多官窑器的影子 。官窑作为一种垄断,绝对不允许民间仿製,龙泉青瓷与官窑器的相似恰好说明了它受到了官窑器的影响 。虽然现在尚未找到南宋龙泉设立官窑的明确记载,但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宫廷很可能派遣了技术人员和官僚在龙泉等地监製"贡器"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製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追求一种青碧玉般的情调和效果 。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影响到高丽青瓷 。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成 。在欧洲龙泉青瓷叫做“雪拉同”(Seladon) 。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富浪漫色彩的传说 。十七世纪初,法国作家雨费写了一部着名的长篇小说,是当时法国最爱欢迎的读物之一 。后来这个小说被改为戏剧,搬上舞台,上演后轰动一时 。演出时,剧中的牧童雪拉同穿着一件像海水样碧绿,像青天一样美丽的青色外衣,逗人喜爱 。而来自遥远东方充满神秘感的中国龙泉青瓷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艺术品,许多贵族对它的喜爱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人们很想给它起个最能表达那种狂热感情的名称 。恰好龙泉青瓷的色调和牧童所穿的衣裳相似,因而人们就把"雪拉同"赠给龙泉青瓷,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元明时期或许元代统治者欣赏不了那种精緻细腻的艺术,但瓷器仍然是贵族生活不可或缺的点缀 。元代的龙泉窑依然为宫廷和贵族烧制瓷器,龙泉窑出现的八思巴文瓷器,便是一个力证 。元代的龙泉窑瓷器在风格上更是焕然一新 。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 。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远销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