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


滕王

文章插图
滕王【滕王】滕王,中国古代王爵封号之一 。滕国(今 山东省滕州市)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 。后世遂有以“滕”为号封王,始于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春正月壬戌(公元574年2月7日)进封第十三弟滕国公宇文逌为滕王,为中国历史上首任滕王 。而后历史中一共有16位滕王其中宇文氏1人,杨氏3人,李氏4人,赵氏2人,完颜氏4人,刘氏1人,朱氏1人 。着名滕王为唐朝滕王李元婴 。
基本介绍中文名:滕王 
外文名:TengW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省滕州市
滕王:李元婴、杨瓒、赵德秀等
北周滕王宇文逌宇文逌(?--580),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三子 。少好经史,解属文 。武成初,封滕国公 。武帝天和末,拜大将军 。建德初,进位柱国,三年为滕王 。宣政元年,为上柱国 。大象二年,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谥号闻 。隋朝滕王滕王杨瓒杨瓒(550-591),字恒生,一名慧 。隋朝皇族,为隋文帝同母弟 。杨瓒在北周时因为其父杨忠的军功而得封竟陵郡公,并尚北周武帝妹顺阳公主,后进封邵国公 。《隋书》称杨瓒“贵公子,又尚公主,美姿仪,好书爱士,甚有令名于当世,时人号曰杨三郎 。”史载杨瓒于隋文帝称帝前害怕其篡位未成而株连同宗,因此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 。隋文帝受禅后于开皇元年二月辛未封杨瓒为滕王 。后拜为雍州牧 。未几缘事罢官,以滕王就第闲居 。开皇十一年,杨瓒在栗园伴随隋文帝时暴薨,时年四十二 。谥号穆 。滕王杨纶杨纶,字斌籀,隋宗室滕穆王杨瓒之子,开皇十三年((593)由邵国公嗣滕王爵 。隋大业元年(605),被诬怨望,除名为民 。谪始安 。是年,隋炀帝亲征辽东,纶欲上表请从军自效,为部司所阻止 。末几,复徙珠崖,及天下大乱,为贼林士宏所逼,携妻子窜儋耳 。后归唐,封怀化县公 。隋炀帝“以诬怨望”流放宗室杨纶到珠崖,海南岛开始成为贬官流配之地 。滕王杨诜杨诜,字弘籀,隋宗室滕穆王杨瓒之子,杨纶弟 。因兄杨纶之故徙零陵,隋炀帝以其修谨,袭封滕王,以奉穆王嗣 。大业末,薨于江都 。唐朝滕王滕王李元婴李元婴(630-684年),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秦安西北)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其母为柳宝林 。据史记载,李元婴因从小受宫廷教养,而“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他画的《滕王蛱蝶图》成为传世之作 。其艺术的修养为日后建滕王阁打下了基础 。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滕王李元婴在滕州因骄纵失度,后迁苏州刺史,次年又转任洪州都督,到南昌后依旧带着一班僚属及歌舞伎终日寻求饮宴歌舞,并选在临江的丘冈之上又建一座楼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2]历史上滕王阁有三处分别位于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 。李元婴是李世民的弟弟,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封他为滕王 。李元婴恃才傲物,诗酒为伴,对政治不感兴趣 。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对他爱护有加,他也因此过了一段好日子 。太宗之后,高宗李治继位,横竖看不惯这位皇叔的行为,就找了个理由把他贬到了洪州,也就是今天的南昌 。被贬,放在谁心里都会郁闷的,可是李元婴却不以为意,到洪州不久,就在赣江左岸建起一座高楼,即滕王阁,常在阁中与四方名士高谈阔论,饮酒作赋 。高宗闻知此事,勃然大怒,下旨拆除了滕王阁,并削去了滕王的食邑,从洪州再贬滁州 。李元婴到了四面皆山的滁州后,见景色优美,又是逸兴横飞,日日登山临水,依然逍遥自在 。不久,高宗又将他贬往隆州 。李元婴对此已习以为常,一到隆州,便择一僻静优美处,建了个滕王亭 。每日坐亭中四顾山水,操练丹青 。当地蝴蝶众多,日日绕亭翩然飞舞,李元婴于是日夜揣摩,苦练画蝶之法 。数载之后,世人便有“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之誉,他也因此成为滕派蝶画的鼻祖 。滕王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 。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 。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 。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于法,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 。”久之,迁洪州都督 。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 。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 。元婴惭,历旬不视事 。后坐法削户及亲事帐内之半,谪置滁州 。起授寿州刺史,徙隆州,复不循法 。隶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 。聿入计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 。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 。”二王大惭 。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 。薨,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 。子十八人,长子修琦嗣,为长乐王,余爵公 。垂拱中,六人死诏狱 。神龙初,更以少子修信子涉嗣,开元中,授左骁卫将军 。薨,子湛然嗣,从玄宗至蜀,擢左金吾将军 。《新唐书 列传四》滕王李涉李涉,本名李茂宗,李元婴孙,李修琂子 。神龙初(705),嗣封为滕王,开元十二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左骁衞将军 。天宝初,淮安郡别驾,卒 。滕王李湛然李湛然,李涉子,天宝十一年(752 )嗣滕王 。宋朝滕王滕王赵德秀赵德秀,宋太祖赵匡胤长子。早亡,宋徽宗时追赐太祖长子的名字为赵德秀,追封赵德秀为滕王 。滕王赵宗旦赵宗旦,字子文,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宋太宗长子汉恭宪王赵元佐孙,赵元佐长子汉懿恭王赵允升第三子 。死后赠太尉、滕王,謚恭孝 。金朝滕王滕王完颜宗英完颜宗英,女真名斛沙虎,金太宗完颜旻第五子,封滕王 。滕王刘筈刘筈,刘彦宗次子,金丞相 。天德元年(1149年)封滕王,二年(1150年)进封为郑王 。滕王完颜广阳完颜广阳,金海陵王完颜亮第四子,母南氏 。正隆二年九月二十六日(1157年10月20日)生,三年七月庚申(1158年7月29日)封为滕王,三年九月甲子(1158年10月1日)薨 。滕王完颜永蹈完颜永蹈,金世宗完颜雍第九子,女真名银术可 。大定十一年(1171年)封为滕王,随即改封为徐王 。滕王完颜允济 完颜允济(1168年?—1213年9月11日),小字兴胜,金宣宗时避宣宗父完颜允恭讳改为完颜永济 。他是金朝第七位皇帝(1208年12月29日—1213年9月11日在位),在位5年 。完颜允济是完颜允恭之弟,金章宗之叔,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母元妃李氏 。他在金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年)被封薛王,同年改封滕王,先后改封潞王、韩王及卫王 。章宗在泰和八年(1208年)农曆十一月二十日病死,无嗣,卫王完颜允济被迎立为帝 。蒙古的成吉思汗有意进攻金国,首先出兵进攻臣属金国的西夏,西夏向金求援,卫绍王坐视不救 。西夏向蒙古屈服后,成吉思汗自大安三年(1211年)起大举攻金,屡败金兵 。是年九月,蒙古军逼近中都,因城防坚固兼有重兵防守,于是退兵 。次年成吉思汗再次亲征金国,一度包围金西京大同府 。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今吉林省境起兵反金,数月之间发展至十余万人 。耶律留哥依附蒙古,又在迪吉脑儿(今辽宁昌图附近)击败六十万金兵,金国的处境更加不妙 。卫绍王为人优柔寡断,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只是俭约守成而已 。他不善于用人,忠奸不分,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蒙古军再次逼近中都,右副元帅胡沙虎(纥石烈执中)起兵叛乱,弒卫绍王 。九月,迎立完颜珣为帝,即金宣宗 。胡沙虎请废允济为庶人,诏百官三百余人议于朝堂 。太子少傅奥屯忠孝、侍读学士蒲察思忠支持胡沙虎,但户部尚书武都、拾遣田庭芳等三十人请降允济为王侯 。胡沙虎固执前议,金宣宗不得已,乃降封允济为东海郡侯 。十月,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杀胡沙虎 。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诏追复允济为卫王,謚曰绍,后世称他为卫绍王 。明朝滕王滕王朱瞻垲朱瞻垲(1409年11月-1425年8月26日),是明仁宗朱高炽庶八子,母恭肃贵妃郭氏,明朝第一代亦为唯一一代滕王 。朱瞻垲在永乐七年十月(1409年11月)出生,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十一(1424年11月1日)受封滕王,建邸云南,但他并未就任 。他在位一年后,于洪熙元年闰七月十三日去世,谥号怀,年十七岁,葬西山,无子,滕国被撤除 。历代滕王列表朝代次序谥号姓名在王位时间时间备注北周1滕闻王宇文逌574—5807宇文泰第十三子隋1滕穆王杨瓒581—59111隋文帝弟隋2杨纶593—60513杨瓒子,嗣封,后贬为庶人隋3杨诜杨瓒子,杨纶弟唐1郑惠王李元懿621—63616李渊第十一子,后改封郑王唐2李元婴639—68446李渊第二十二子唐3李涉705—?李元婴孙唐4李湛然752—?李涉子北宋1赵德秀追封赵匡胤长子,早夭,追封北宋2滕恭孝王赵宗旦追封宋宗室金1完颜宗英金太宗第五子金2刘筈1149—11502金丞相,后进封郑王金3完颜广阳11581完颜亮第四子金4完颜永蹈11711完颜雍第九子金5卫绍王完颜永济1171—118919完颜雍第七子,金第七任皇帝明1滕怀王朱瞻垲1424—14252明仁宗第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