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约为180宗光乾隆朝就达69宗

清朝文字狱的兴起旨在震慑反清势力 , 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 其特征是:罪状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 , 证据也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 。清王朝的历史中 , 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 , 到五任帝雍正在位时则成为一种暴虐的“制度” 。在文字狱浪潮中 , 表现最为癫狂的人物刚是乾隆皇帝 。
网络配图
清道光五年(1825)冬 , 龚自珍写了一首《咏史》诗 , 其中有一句“避席畏闻文字狱” 。大意是 , 友朋聚会 , 本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 但席间有人谈到文字狱 , 因不忍听、不敢听 , 只好退席 , 落荒而逃 。文字狱的恐怖可见一斑 。龚自珍写这句诗之前的100多年 , 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最惨酷的时期 , 尽管道光年间情况已大有改观 , 但读书人还是谈“文”色变 , 心胆俱寒 。
所谓文字狱 , 也称文祸、笔祸 , 都是因文罹祸 , 因文字而遭牢狱之灾 。但如果仔细考究 , 文字狱的“文字”可谓千奇百怪 , 无奇不有 。
【清朝文字狱约为180宗光乾隆朝就达69宗】最常见的“文字”是诗 , 此类冤案也称“诗案”、“诗祸” 。历史上最有名的诗案 , 当属“乌台诗案” , 主角是北宋大文豪苏轼 。苏轼对王安石的改革有看法 , 在诗里发了点牢骚 , 结果被那些想拍王安石马屁的“新进”御史们嗅出对改革不满的意思 , 被认为“包藏祸心 , 诽谤谩骂” , 于是被捉到“乌台” 。苏轼最终在监狱里关了四个月后被贬谪到远离政治中心的黄州 , 这还是皇帝没有轻信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人 , 从轻发落了 。清代许多文字狱就是此类“诗案” , 如康熙五十一年(1712)陈鹏年“重游虎丘”诗案、雍正四年(1726)钱名世以诗谄附年羹尧案、乾隆二十年(1755)胡中藻《坚磨生诗钞》案 , 等等 。
网络配图
其次常见的“文字”是文章 。文章汇集成书 , 就是文集 。因文集、专著中某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而遭遇文字狱 , 在清代不胜枚举 , 其中比较著名的案例是康熙后期的戴名世《南山集》案 。戴名世是安徽桐城人 , 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作家 , 史学、文学的成就都很大 。他的学生尤云鹗把自己抄录的戴名世所写古文百余篇汇集成书 , 取名《南山集偶抄》(即《南山集》) , 刊刻出版 , 大受欢迎 。康熙五十年(1711年) , 左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部长)赵申乔弹劾戴名世 。刑部官员从《南山集》中找到一些“罪证” , 包括文集所录一封戴名世给弟子的信中讲到应该承认南明弘光、隆武、永历三个政权 , 这自然触犯了满清政权的正统性 , 属于大逆不道 。该案牵连人数达300人之多 , 戴名世的所有著作被列为禁书 , 全部烧毁 。
诗文、史著成为“文字狱”的主角是有逻辑可寻的 。中国古人讲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 而读书人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 所谓的“志”、“道”很难脱离政治 , 诗、文既要承担言志、载道的重任 , 也就不可能不涉政治 。然而政治险恶 , 所以需以隐讳的方式去谈 , 同时也养成了中国古人从诗文中揣测深层意蕴的习惯 。这种习惯的恶性发展 , 文字被曲解原意、无限引申 , 就成为罗织罪名的工具 , 很容易就演变成文字狱 。史学方面 , 中国古代另有一种秉笔直书的传统 , 而当权者往往不希望真相被公开、丑行被公布 , 秉笔直书让其丢脸 , 犯其禁忌 , 也很容易发展成文字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