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一共走过2300多个年头,自秦始皇至清宣统历30几朝,230多代,出现了230几位皇帝 。皇帝作为封建王国的最高统治者 , 其思想观念、意志和道德行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走向和百姓的命运 。
此文将对这230几个皇帝中的一部分昭著者作一个自认为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判 , 此评判重点着眼于皇帝对于国家百姓的影响、个人品行两个方面 。希望大家发表见解参入探讨 。
一、秦始皇——嬴政
【为何独有秦始皇暴君之称重人才却也毁人才!】秦始皇是一位勇于开拓、大有作为且比较开明的皇帝 , 他在奠定封建国家体制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 , 表现出他的雄才大略 , 他统治的时间虽说不太长 , 但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有作为的统治者所必备的优良品行 , 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其优良的执政品行归纳起来 , 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他一生都十分勤政;特别重视和重用人才;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 采纳正确的建议;没有“坑卒”、“屠城”暴举;不行人殉制 。
1、一生都十分勤政 。
史书称秦始皇“昼判(处理)狱(案件)而夜理书” , 据记载 , 他每天要批阅的各种奏请简札有一百三十多斤重 , 这是他自己规定的数量 , 每天必须完成 。灭掉六国 , 统一天下之后 , 他又多次东巡 , 为的就是巡视各地的治理情况 , 但有时也是为了寻找长生之药 。有的秦史研究家推断 , 秦始皇的死是由于疲劳过度所致 , 就是今人所谓的“精力透支”、“疲劳死” 。他特别喜欢读商鞅的《商君书》和韩非的著述 , 即便外出巡狩也不辍研读 。
2、重视和重用人才 。
征服东方六诸侯国之初 , 为了得到著名的谋略军事家、当时尚在魏国作将军的尉缭 , 秦始皇想尽一切办法 , 包括派李斯入魏劝说 , 最后终于说服尉缭入秦 , 成为他东征六国的主要谋士之一 。有人把富谙帝王权谋的韩国公子韩非的书札传到秦国 , 当秦始皇看到韩非的《孤愤》、《五蠹》之书 , 不仅赞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 , 与之游 , 死不恨(遗憾)矣!”后来 , 为了得到韩非一人 , 不惜兴重兵攻打韩国 , 终于迫使韩王不得不遣韩非入秦 。征伐楚国之战 , 秦始皇为了请正称病在家的大将军王翦出山 , 曾三次前往王剪府拜访 , 终于打动王翦答应作征楚大统帅 。因犯了法而被关押的县胥吏程邈在监狱里研究文字改革 , 他把李斯创制的小篆圆折改成了方折 , 削繁就简 , 经过十年的努力 , 终于创造了一种新体字(即隶书) 。后来有人把这些字上奏 , 秦始皇看了 , 认为这种字很实用 , 就赦免并起用了他 , 让他在御史寺里供职 。秦始皇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客卿”(秦国称其他诸侯国在秦谋事的人为“客卿”) , 这些受重用的“客卿”大致算来主要有:丞相李斯(来自楚国)、中车府令赵高(来自赵国)、军事家尉缭(来自魏国)、将军赵佗(来自赵国)、上卿甘罗(秦将甘茂之孙 , 甘茂来自齐国)、将领蒙武及其儿子大将军蒙恬、蒙毅兄弟(蒙武是秦老将军蒙骜之子 , 蒙骜来自齐国)、水利专家郑国(来自韩国)、帝王权谋理论家韩非(来自韩国)、客卿茅焦(来自齐国)、乐师高渐离(来自燕国)、博士淳于越(来自齐国)、方士徐市(来自齐国)、卢生、侯生(来自燕国)……
- 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为何没能给大清留下龙种?
- 慈禧与孝庄一样雷厉风行,为何历史评价却大相径庭
- 末代皇帝溥仪是同性恋为何传这样的绯闻呢?
- 丑女宿瘤脖下有瘤为何被齐愍王看中为王后
- 曾国藩为何曾经因为一副挽联和兄弟割袍断义
- 宋江上梁山后公孙胜为何以回家探母为由离开
- 揭秘:西晋极品丑女贾南风为何能够权倾朝野?
- 揭秘:三国时期两大名将张辽和李典为何会有矛盾?
- 秦始皇陵六大珍宝!据说得一件便富可敌国
- 秦始皇陵兵马俑从脸型到发型无处不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