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可见明确记载刘备生前赵云独挡一面的一次成规模军事行动,是和张飞一起跟随诸葛亮入蜀支援刘备时,“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三国志 赵云传》),这次行动还是诸葛亮派遣的 。与刘备会师后,赵云又成“板凳队员”了(这期间大出风头的是黄忠和魏延) 。倒是诸葛亮主政期间,赵云在诸葛亮北伐中“上场”的机会多了些 。赵云后来的上场可能有“蜀中无大将”的原因,但我想诸葛亮比较器重赵云,才是主要原因,如果不是赵云此时上了岁数,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赵云也不会是个完全甘心平庸的人,从上述诸葛亮先后对赵云的重用来看,赵云有意无意向这位连关羽也崇敬的年轻人身边靠靠,或走走门子,都是符合逻辑的 。
3、赵云极可能两次充当诸葛亮的代言人
我说赵云极可能是诸葛亮的人,不是光看上述“表面现象”(我是以砖家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而是还有更深层的推理 。赵云的生平中有两个重要的“光辉时刻”(至少一般读史者是这么认为的),一是刘备占成都,得益州时,当时有人提议把成都的好房产和城外的好田地分赐给有功的诸将(可能这种意见当时很盛),赵云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应该让益州人民安居乐业,刘备采纳了赵云的意见;二是孙权袭荆州杀关羽后,刘备要兴兵讨伐孙权,赵云又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国贼是姓曹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灭曹魏上,这次刘备不听赵云的,结果落了个一败涂地 。这两件事均见于《三国志》裴注引的《云别传》,虽算不上正史,但后世读史者一般认为可信度高,由此赵云正直、持重的品格很受后世称赞 。
我认为,赵云的这两次“发言”首先说是他个人意愿的表达,同时极有可能是诸葛亮指使的,因为赵云的“发言”正是诸葛亮想说又不好说的话 。如果偶尔一次算碰巧的话,两次都碰巧就不能不容许我来一番推理了 。也就是说,我认为赵云充当了诸葛亮的“代言人”的角色 。先说第一次,刘备入成都,确实有点儿乡下人打进大城市的劲头(像明末的李自成那样) 。据说刘备围攻成都时,为了追求“重赏之下有勇夫”的效果,曾向众兵将许诺,“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三国志 刘巴传》裴注引《零陵先贤传》) 。军队进成都后,“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 。兵器都不要了,都急着找财宝去了 。当时要分城中房产和城外良田的意愿,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 。
我想对于这种粗野的行为,最看不惯的应该是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文化修养高,心里有更大的事,自然会对贪恋钱财,以至破坏“军民团结”的事反感 。赵云可能也看不惯,但诸葛亮的这种感觉应该会更强烈一些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亲自“发言”呢?上面不是说了嘛,他要韬光养晦,避免出风头、或与刘备发生正面冲突,如对法正的专橫便采取了避让的态度 。赵云则不然 。赵云长期担任刘备的卫士长,与刘备私交应该不错(至少是很熟),再加上赵云地位不高、权势不重,说话自然可以随意些,不易引起刘备的猜忌 。所以诸葛亮委托赵云发言,是比较合适的 。
如说赵云的第一次发言是受诸葛亮指使的判断中推测的成份大一些,那么他笫二次发言阻止刘备讨伐孙权是受诸葛亮指使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并且两次可能加一块可能性就更大了) 。大家知道,联吴伐魏是诸葛亮的“专利” 。刘备入蜀后,基本上也是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战略布局的(如关羽伐魏即是如此,关羽没和孙权搞好关系那是他个人的事),不想孙权抄了关羽的后院,让刘备失去了半壁江山,这下诸葛亮联吴伐魏的方针基本上破产了 。但从诸葛亮主政后的表现来看,他还是坚持这一战略规划的 。也就是说,诸葛亮此时从战略上仍然坚持反对与孙权翻脸,只是眼下吃了大亏,诸葛亮好没面子,就算是在这种军国大事上应该不惜和刘备碰撞一次,也没有底气了 。
- 关羽曾再三表示娶秦宜禄之妻却被曹操抢先霸占
- 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武将赵云:战绩远胜关羽吕布
- 苏联俘虏日军六十万,战后归还三十万,剩下的三十万去了哪里?
- 孙皓简介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归命侯孙皓生平
- 晚上吃三文鱼会胖吗 三文鱼一次可以吃多少
- 三文鱼怎么吃不容易胖 三文鱼一天吃多少合适
- 减肥能吃三文鱼刺身吗 减肥吃三文鱼要注意什么
- 2017年10月江苏新三板企业市值TOP100:东海证券卫冕榜首
- 2017年7月河北新三板企业市值排行榜:松赫股份37.37居首
- 2019年中国最美大学排名湖南大学挺进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