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洪洞大槐树有什么传说,是真的吗

你去一个地方,当地人一般会说欢迎来我家,但到了山西洪洞大槐树,人们说的却是:“欢迎回家 。”
从1370年到1417年,明朝政府在山西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近百万人迁往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移民遍布中原地区 。因传说移民多在洪洞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此处也成为知名移民遗址,成为移民后裔共同的乡愁 。
再现600多年前的那段悲壮历史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在悲戚的歌声中,演出开始了: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大槐树下,却被告知要迁往外地 。儿子拜别老父,兄弟砸锅各取一份以便日后相认……第二届大槐树孝文化节暑假期间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举行,大型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感动了不少观众 。
“他们太可怜了 。”一个7岁的小女孩看得入神,看到老百姓被官兵带走,更是哭得不能自已 。“暑假带孩子过来,是想让她了解祖先故事,学会感恩、孝顺 。”孩子的母亲梁女士说 。
王明明是剧中官兵首领扮演者,由于演得太逼真,还曾被看演出的小孩子打过 。“这也是对我表演的认可 。”王明明说,“每次演出都有人落泪,甚至有人常坐不起 。”
明朝初期,频繁的战乱使中原地区人口骤减,为巩固统治,恢复生产,明朝政府决定从人口兴盛的山西向中原地区移民 。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主要是各地家谱、碑文等有记载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文化顾问樊德昌说,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大槐树移民是官方组织的规模最大、移民人口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移民 。而洪洞是一个集散地或说是办理手续的地方 。
关于大槐树的那些传说是真的吗?
移民是被骗到大槐树来的吗?
有传说认为,人们不愿离开故土,明政府便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 。人们听到消息赶来后,却发现被骗了,只能被迫移民 。
樊德昌认为,这只是个传说,并没有根据 。大槐树移民前后持续了近50年,明政府不可能总骗老百姓,而是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赋,发放银两、种子、耕牛等 。
移民后裔脚小趾指甲都是复形?
据说,官兵在移民的脚小趾指甲上,用刀子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 。至今,移民后裔的小脚趾指甲都是复形的 。
来自浙江省乐清市的游客金康焕就是跟着传说而来的 。“我们家人都这样,所以就总想自己会不会也是大槐树移民,就过来祭拜 。”
樊德昌说,从遗传学角度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会有这种传说,是人们想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辨认老乡 。
“解手”一词来自大槐树移民?
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所有的卫生间都叫“解手场”,而当地人也称如厕为“解手” 。有人认为,为避免移民逃跑,官府下令将所有人从背后捆手,用长绳联结在一起 。在押解途中,要上厕所就得让解开手 。后来,“解手”也就成了如厕的代名词 。
樊德昌认为这也是后人的一种编排、演绎,没有可靠依据 。“关于大槐树的很多传说都是没有根据的,但有趣动人,具有传奇色彩,对此,大家不用去计较其真实性,听之一笑即可 。”
寻根祭祖诉乡愁
数百年沧桑轮回,明代古大槐树早已毁于水患,现存的是与古大槐树同根生的二、三代大槐树 。陆续有人回到大槐树下寻根问祖,慎终追远 。
赵志旭是河南封丘县姚务村农民,在三代大槐树处驻足良久后,他将红、黄色的祈福带系了上去 。
“老祖宗就是从这里移民到河南的,还定下了世代耕读的祖训 。”赵志旭说,姚务村有2000多人姓赵,都是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祖荫蔽子孙”是根植在人们心中的一个信条,因此,来这里祭祖也成了姚务村村民们共同的心愿 。